流浪狗就像城市的伤口,他们住在城市的最底层,为食物所困,无处可住。 但是,它们也不是什么都没有。 郑州周边的武陟县就有这样一个安全的地方,大家都叫它流浪狗收容基地。 该基地隶属于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河南省筹备组。 关于流浪狗的救助,负责人周予松已经坚持了10年。 这3650天晚上,他没有休息日,没有多余的娱乐时间,打扫狗舍,日常巡逻,给狗打针吃药看病等都是他的日常生活。 志愿者们见他叫小周,走进中小基地,看着这两个神采奕奕的小眼睛,了解小周的日常,心中充满感动和心酸。
(焦作的新基地)。
十年的坚持,只为流浪动物营造乐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周予松说,自己是污水处理厂的工人,说起流浪狗救援,他就是2008年在紫荆山路和顺河路亲手救下被车轧的狗。 对小狗进行治疗后,由于其不在,联系了当时的郑州市宠物健康保护协会将狗送到了救助站。 当时,救助站的狗很可怜,每月定时做志愿者,定时捐款,半年后参加救助站的狗一年后,一位爱心人士出资80万美元,在黄河旁成立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基地(旧基地,现已拆除) )担任负责人
(周先生的日常)
这样,随着基地的建设,收养的野狗数量增加,最多的时候收容容量突破了千只的庞大数量。 在郑州救助界,中小基地一直被称为顶梁柱,在许多重大救助案件中,被救犬的后续安置都依靠中小基地,资金和人力上存在困难,但在志愿者的努力和坚持下,也为这些可怜犬提供了单向乐土。
然而,随着黄河滩区的整治,中小基地也被勒令拆除,苦心经营了近7年的老基地,如今也成了追忆。 (我们很着急。 时间很短,旧基地拆除时,新基地建不起来了。 赶紧把狗分成了两百只。 河北省和山西省也分成了一部分。 他们提供了场所来帮助我安装。 我们提供费用。 \&; #039;
现在的新基地也少了七七八八八建设的差距,狗纷纷从临时安置点接来,到时候粮食消耗和医疗等方面都将是更大的挑战。 据计算,每日粮食消费达500斤,在每月不计算医疗费的情况下,粮食消费达三万元,工人工资支出近五万元,这些钱大多来自志愿者和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 光靠募捐是不能长久的,基地也会迎来宠物的寄养家庭等,\&; #039; 自体造血\&; #039; 设法增加收入。
热爱生命,向善而生
\&; #039; 我们也想找个养子,让更多的狗回到家庭,如果有主人的照顾,他们的生活也变好。 只是因为基地品种的狗很少,所以收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提倡收养理念,以收养代替购买,相信真的有自己的家。
(看,我说“茨”。 这也是从老基地来的。 已经五六年了。 还有莉莉和断水。 他们是元老级的狗。 (周先生说,莉莉是一只藏獒,7年前在藏獒繁殖场被淘汰。 志愿者获救时,被关在杀狗窝的鸡笼里动弹不得。 从老基地到新基地,狗元老们目睹了志愿者一个接一个地改变,出现了新面孔。 周先生介绍了这些狗的名字和由来,每只狗的性格,每只狗都留在心里,是合格的狗爸爸。
今后的道路,希望越来越好
他在工作的空闲时间里,坐电动汽车往返基地要花三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