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百科 正文

初冬,可以带上宠物去观赏红叶的好去处——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扫码手机浏览

  这里没有普通公园里摩肩接踵的人流。

  在这里,经过湖泊和港口的开封,一定会有一大群鸭子和红鸡受惊而飞来。

  在这里,你可以带着心爱的猫、狗、猪等宠物在草里自由奔跑。

  在这里可以欣赏和品尝“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浦东甜酒酿造的制作。

  在这里,最关键的是享受无边无际的墨西哥落羽山。

  初冬红叶漫山遍野,泛舟湖上的游客会想,到了北美,公园里的“红叶祭”正期待着你的到来。 这就是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奉贤区海湾镇五四农场境内,1999年由光明食品集团与上海城共同投资兴建。 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旅游五星园区”,是上海四大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是目前上海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公园占地近16000亩,中心开放区域6500亩,园内植树达300多万株,共有79科属351种,是在模仿自然、回归自然理念指导下营造的复合混交林群落,四季景观。 园内负氧离子平均含量为2520个/cm3,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

  森林水巷:秋天的红杉林

  公园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河道,还有水域面积达580亩的湖泊——百鸟湖。 湖中有半封闭的人工小岛——鸟岛,总面积86亩,只有玉兰桥一个入口。 鸟岛上种植了许多种类的鸟食植物,如枣树、果桑、枇杷、无花果、胡颍子、火棘等,它们在不同季节制作大量的果实食物给鸟类食用。 百鸟湖是独立的水系,周围设有水闸,连接周围的河道。 水系两侧种满了墨西哥落羽杉、池杉等耐水树木,林在水边,水在林中,地势起伏,林种错落形成模拟自然的森林水巷。 到了秋天,水巷里的杉树开始变黄,渐渐泛红,从浅红到深红,最后到金红。 由于树龄和光照的差异,红杉的渐变过程并不均匀,浅红、深红、金红等各种红色相互交织,变化多端,可谓相映成趣,引人入胜。 乘坐观光用的红色船,或者划皮艇,在水路里来来往往。 鲜红的树影倒映在湖面上,像一幅美丽的油画,天空、红杉林和平静的湖面相映成趣。 即使天公不美,下着小雨,坐船,看着远处的杉林,仙雾缭绕,晶莹剔透,更是别有风味。

  “花”“慢生活”

  “花”是海湾森林公园的主题词。 腊月梅花飘香,二月梅花飘零,二月兰花三月开放,四月樱牡丹竞相开放,五月紫藤风飘,七月荷露棱角,九月桂花飘香。 春探梅,夏赠荷; 秋天看彩林,冬天看鸟。 如果“花”是海湾森林的主题词,那么“慢”是海湾森林的关键词。 海湾森林公园致力营造宁静悠闲的环境,营造“慢生活”的旅游体验,“慢生活”融合“智慧”与“力量”,成为徒步、竞走、定向、马术、钓鱼、皮艇等“慢生活”

  “海派文化”

  除了璀璨的自然和丰富的智慧活动外,随处可见的文化博物馆也是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独一无二的亮点。 经过多年的营造和营造,海湾森林如今展现了汤兆基、马艺星美术馆、恐龙园、昆仑石屋、旺家根雕馆、纯园、中州家具馆、盆景园、藏鲸阁和徽派建筑群等文化场馆,以及上海农垦人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讴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馆内林中,林中藏馆,这十几个各具特色的“园中之园”交相辉映,形成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无形文化遗产”

  2021年,海湾森林公园依托有效利用公园存量资产,加快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与传承,引进了“龙潭酿酒”非物质文化工程。 通过建设非物质文化主题餐厅,创造回归自然的怡园,缓解来园企业团圆饭接待压力,加强“龙潭酿酒”非物质文化宣传和交流,探索在学生研究学和“酿酒文化”科普课程方面的拓展。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的“红叶祭”即将绽放。

  (方诗沛)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