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关于“宠物依赖症”的讨论集中在“空巢老人”上,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患上这种病。 一些年轻人说:“宠物是自己的一切。” 他们不仅把宠物当成一种“情绪药方”,还能消除孤独感,治愈抑郁和焦虑,进而对宠物产生过度的爱,产生依赖,引起其他心理和情绪问题。
宠物提供“情绪好的人”
3年前,26岁的伊女士因抑郁和焦虑情绪低落。 小猫来了,成功治愈了她,把她的心情从“3分提高到9分”。 从那以后,小猫对伊来说不仅仅是宠物,而是非常重要的一家人。
小伊现在离不开她的小猫。 她每天和小猫一起睡觉。 如果小猫病了,她会很慌张,无法想象以后没有小猫的生活。 “我曾在外面旅行。 半夜小猫想哭,所以连夜订了票回家。 ”
重庆德康宠物医院院长陈桂林表示,在他遇到的客人中,独居老人、独生子女、丁克家庭、抑郁症患者等群体容易对宠物产生过度依赖。 “这些群体的共同点是需要陪伴,宠物是他们感情的投射点。 ”
过度依赖有副作用
对很多人来说,宠物是治愈他们的“良药”。 但是,长期“服用”也有副作用。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睡眠心理科主任蒋成刚表示,对宠物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宠物业主不愿与人和社会接触的倾向,从而切断与社会的联系。
被诊断为“宠物依赖症”的驯兽师小阳说,他有一段时间完全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我有和别人握手和打招呼时,和狗交流的习惯; 在思维方面,也是与宠物交流的线性思维,不懂得转弯。 ”
此外,蒋成刚表示,一些依赖宠物的人可能存在感情问题,他会对宠物寻找爱和关注。 但是宠物的生命周期很短,当宠物死亡时,宠物主人更容易陷入抑郁悲伤的情绪。
陈桂林多次看到宠物主人失宠后,出现轻生念头、以“一户人家”为报酬寻找宠物等疯狂行为。
需要加强与世界的联系
不少专家表示,宠物可以起到陪伴、安抚的作用,但不要把期待和感情只放在宠物身上,应该积极加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桂林表示,对宠物的过度调情可能会蒙蔽宠物主人的眼睛,使其看不见周围的人。 因此,宠物的主人在爱宠物的同时,也要学会爱父母,爱家人,爱自己。
“宠物主人需要找到消除孤独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另一种感情联系的方法。 ”蒋成刚建议,宠物主人可以通过饲养宠物这一共同话题,拓展人际圈子,培养新爱好,把自己的能量和爱放在其他地方。 “人际交往是我们必须一辈子学习的课题。 我们需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好和善良的东西,有很多值得爱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