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百科 正文

北京救助的薮猫不会放归野外,专家:严禁养殖“异宠”

扫码手机浏览

  9月初,房山十渡附近村民发现了一种类似豹子的动物——原产于非洲草原的薮猫。 市园林绿化局在动物保护社团的协助下进行救援,目前这位客人已恢复进食。 专家建议:禁止“异宠”,严防非本土物种形成野外种群。

  饲养员试着喂各种各样的食物,后来发现薮猫对兔子的脚很有感情,而且切细后喂,可能和以前的饲养习惯有关。 “救护后第三天,恢复正常饮食,主要吃兔子腿和鸡肉。 ”负责人说,藁猫现在总是踮起脚来。 “这是适应新环境的体现。 ”

  这只藁猫体长60厘米,和家猫相比,体格更大,跳跃力强。 这种生物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是动物中的跳高冠军。 隔着千山万水,为什么会出现在北京?

  接到藁猫捕杀情况后,市园林绿化局紧急核查全市野生动物繁殖利用单位,发现未发生藁猫逃逸情况。 据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它很可能是未经许可擅自养殖的“奇葩宠物”,逃跑、遗弃后出现在京郊野外。

  虽然不是本土物种,但根据我国加入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薮猫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认可保护管理。

  根据国际惯例,这只藁猫不会被送回非洲老家,只住在北京。 因为不是本土物种,所以用于科学研究和宣教,也不会返回野外。

  “市民在野外发现奇怪物种,不会太接近,也不会主动捕获,而是第一时间报告主管部门,由有能力、有资质的团队进行科学救护。 ”张志明表示,本市也将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交易、运输等违法行为严格执法。

  【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文洪

  邓文洪:藁猫的典型栖息地是草原,主要捕食啮齿类动物,但也发现它们会共同捕食羚羊,有时还会吃鸟类。

  邓文洪:有这样的可能性。 即使是家猫也有可能在对峙时攻击人。

  邓文洪:今房山发现的藁猫,虽然只是个体,但值得提高警惕。 在野外形成种群会影响其他猫科动物。 例如,北京本土的豹猫,无论生态系统、食物还是栖息地,都与藁猫非常相似,两者存在竞争关系。

  邓文洪:目前全国有400多种动植物属于非本土物种,部分南方城市情况严重,北京不太典型。 据了解,北京共有36种植物和20多种动物属于非本土物种。

  一些非本地物种的竞争力很强。 以黑天鹅来说,它是一个平易近人的物种,不怕怯场,与北京本土的大天鹅、大天鹅、疣鼻天鹅相比,生存能力更强,更容易抢占生态系统。

  邓文洪:北京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城市之一。 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严禁养殖“异宠”。

  何建勇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