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 PseudoRabiesVirus,PRV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可导致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等繁殖障碍,但新生仔猪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发病死亡率极高,是近年来沉寂多年的猪伪
检查显示,目前猪圆环病毒2型( PCV-2 )感染普遍存在于国内猪场,是免疫抑制的“元凶”,从而使猪伪狂犬病等病毒性疫病双重感染或多重感染的概率更高,病情也更复杂,诊治上也更为突出现将某养猪场伪狂犬病与圆环病毒病、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从2017年夏季开始,山西省阳城县某养猪场母猪相继出现早产、流产、产仔率下降、反复不育等现象。 2018年春季以来,形势越来越严重,逐渐波及到大部分能繁母猪。 其临床表现大同小异,经现场会诊后,笔者紧急赶往现场。
该字段目前有528头猪,其中可以繁殖50头母猪,种有2头公猪。 截至2018年春季,已有20多只经产母猪出现早产、流产现象。 2018年以来,18头母猪产仔中均不同程度出现弱仔、死胎、木乃伊胎; 产后7天内弱小儿童死亡42只,2周内死亡21只,死亡率高达32.8%。
临床检查显示,能繁母猪普遍精神萎靡、毛发枯萎、眼皮下垂、目黑、颜面肮脏、食欲普遍下降; 部分病猪体温升高,粪便硬,尿色少黄,多倚墙角,不擅长照顾产仔仔猪; 多窝初生仔猪,窝整体变薄,呕吐,粪便呈黄色水状; 种公猪会出现睾丸肿胀,逐渐萎缩的现象。
发病重度仔猪体温由41升至42,呈查热,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大部分伴有明显神经症状,或昏迷、震颤、共济失调、无目标前进、后退或旋转运动; 死前极度烦躁,兴奋叫苦,呼吸急促,不久即出现肌肉痉挛、四肢麻木,有的倒地侧卧,有的呈划水状态,最后常死于呼吸衰竭。
断奶前后仔猪和进入保育阶段的发病猪精神抑郁,体温上升,食欲减退,生长迟缓,大部分伴有呼吸困难、咳嗽鼻涕、腹泻腹泻等症状; 较重症患者呈消瘦、贫血,毛粗乱,皮肤苍白,大部分弓腰贴背,脊梁骨似刀; 耳、腹部可见出血性视紫红色斑,部分猪肌肉抖动,后肢无力,行走抖动; 更严重者不仅出现神经症状,还伴有血尿便血,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新生仔猪。
实验室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疑似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和弓形体病混合感染。 为了进一步确诊,立即分别采集了经产母猪、仔猪、保育猪的生物学病料送实验室诊断。 后通过病毒分离、抗体检测、鉴别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和弓形体病混合感染。
紧急防控和救治措施因该群体发病,造成母猪产仔率低、新生仔猪死亡率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在入场进一步确诊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消毒、隔离、紧急免疫接种、对症治疗等措施,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及时控制病情,对后续伪狂犬病净化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紧急接种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控制病情进展。 对初生2周龄仔猪双侧鼻孔分别滴鼻接种0.5只,繁殖母猪,每头公猪肌肉注射1.5只,仔猪、保育猪、后备母猪等肌肉注射1.5只,3周后再次全组免除1次肌肉注射。 在接种疫苗情况下,通过联合免疫增强剂,迅速产生抗体,提高免疫效果。
其次是抗病毒、缓解压力、营养补充、降低死亡率。 淘汰净化流产、早产、死产严重、产后1~3天仔猪发病率高、伴有典型神经和腹泻症状的母猪。
最后根据病情,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后,7天内病情得到控制,仔猪死亡逐渐停止,1个月左右基本稳定,2个月后在后续检查、隔离、淘汰、净化措施的干预下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