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百科 正文

带你探访全国规模最大的警犬基地

扫码手机浏览

  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个小组

  重大活动决不缺席

  **搜查被认为是家常便饭

  他们的出现,总是引起行人的注意

  有了他们,公安工作就能“如虎添翼”

  合格的警犬是怎么炼成的?

  一起进入他们的故事

  警犬指导员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训练场上,摆放着训练警犬所需的各种器械,一条条威武、训练有素的警犬一一亮相,按照指导员的指示做各种精密动作,展示看家本领。

  “一只狗在两三个月大的时候,指导员就开始幼训,经过差不多一年的训练,通过各项考核,就可以成为合格警犬。 ”

  训练训犬的是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警犬工作大队民警赵云龙,从事警犬工作已有11年。 不爱说话的他,滔滔不绝地说着警犬的训导工作。 “一个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需要数千次的教育和巩固。 警犬学的东西,不勤练时间久了就会忘记,所以我们必须对警犬反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才能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不少人觉得警犬指导员的工作轻松愉快,但真正做了之后就明白了其中的痛苦。

  “下雨天满是泥,晴天满是汗,身上永远都是气味。 ”说着,赵云龙害羞地笑了。

  “队员们每次工作都会认真总结警犬技术发挥的效果和工作上的不足。 我们的工作责任重大,要确保万无一失! ”刘潇潇说话的时候,映入了眼帘。

  “双奥”总队既是传承,也是激励

  北京公交总队警犬工作大队成立于2006年,昌平警犬基地建成于2008年。 从最初的三人三犬至今,已有260多人、500余只犬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警犬基地,拥有“射出口笼”、“超声波远程指挥设备”、“通道式多功能警犬搜索墙”等多项国家专利,在警犬技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大队先后获得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科研训练队获得集体二等功1次,警辅集体获得集体二等功1次。

  曾参加过08年奥运会安保的刘潇潇说:“当时还是个年轻的团体,但当时各方面的条件都比现在更苛刻。 14年过去了,看到警犬的工作越来越好,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激励。”

  多年来,刘潇已经培训了数百名优秀警犬指导员和警犬,越来越多的优秀指导员在“刘潇潇工作室”和“刘潇青年突击队”的平台上起航成长。 目前,基地已建立起引警机制,为每个新人配备专业师傅,帮助新警察更快熟悉业务,更好地开展工作。

  虽然必须面对离别,但使命还在继续

  警犬,在众目睽睽之下,是沉默安全的守护者。 在领导者眼里,是朋友、亲人、战友。

  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警犬基地训练场对面,是一座沉睡着20多位无言英雄的小警犬墓地。 与赵云龙并肩作战的警犬“叮当”就是其中之一。

  在一次安检任务中,赵云龙带领叮当对某建筑进行了安检,通过4个多小时的高强度作业,缴获10枚高300米、发光时间30秒的火箭信号弹,很快消除了安全隐患。

  “那次任务回来后,那种状态比以前差多了。 在申报功勋犬荣誉称号之前,小叮当就跑出去了……”说起爱犬,赵云龙的眼里不由得落下了眼泪。

  由于长期在地下工作,如果仔细嗅闻有毒有害物质,加上高强度的体力训练,警犬的平均寿命不会超过10年。

  “作为驯兽师,一想到这些,内心就矛盾地挣扎着,但这是他们的使命,是我们的使命。 狗要成为警犬,必须经过层层筛选和艰苦训练,才能拥有超人的能力。 ”刘潇说。

  每年清明时节,队员们手拿鲜花来这里祭奠。 “刺儿”、“小全”、“好物”、“卡卡”……这些可爱而熟悉的名字,承载着无数珍贵的回忆。 他们是曾经并肩的战友,是屡战屡胜的奇兵。 他们的墓碑静静地伫立在这里,依然听着最熟悉的号令。

  据说作为警察长期工作,多少会体现出警察的特质,但从警犬们的眼中,也能正确地感受到其忠诚和信任。 他们是警队的一员,闪耀着徽章的光芒。 他们和民警们一起,保护着我们的出行平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