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文章,文章
“混血”多元曲风
以前,有人问我,如果《乐队的夏天》有第三季,我想看到哪个娱乐乐队突围登上乐夏的舞台,被更多的路人听到。 那一刻,我没有多想,心中的回答这样脱口而出。 “当然是宠物的共犯哦! ”
据我所知,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网友的回答也和我一模一样。 看来,宠物共谋对很多热爱音乐的人来说,就像一颗心切不开的沧海遗珠。 自2008年成立以来,宠物共谋者只断断续续地发表了三张专辑,但大家并没有忘记他们。
从严格意义上说,宠物共谋者今年7月推出的《重返音乐界专辑》《Flower by Flower》其实只是他们的第四张工作室作品。 他们上次的头发是2012年的《Noise From The Future》。 也就是说,宠物共谋中文乐坛已经快十年了。
当然,用“中文”定义宠物共犯似乎有点不准确。 在他们多年的作品中,歌词大部分以英语为主,纯音乐在专辑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少。 在活跃于中国大陆的众多乐队中,“混血”宠物共谋的无疑是特别的一位。
很多乐队总是强调自己的“国际范儿”,但宠物不需要共谋。 因为构成了他们中西结合的跨国团员,所以本身就十分国际化。 经过早年的人员更迭,目前宠物共谋的固定成员以虎仔、Edo、Mary、气绝4人为主( Edo、Mary来自意大利)。
“混血”被铭刻在天生宠物共谋的乐队的基因上。 这里所说的“混血”,不仅仅是国籍和血统,成员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音乐类型时,也是一种“不循规蹈矩,为我所用”的临时态度。 从电音、摇滚、Trap到说唱,宠物的共犯可以把它们全部混搭。
作为宠物共谋的乐队主心骨的虎子说,与《Flower by Flower》这位乐迷长期分离的新专辑是“最高完成度显示的混血音乐”。 虎子总结的这句话,我想也是对《Flower by Flower》专辑整体创作脉络、歌曲走向的最精妙的概括。
广大乐迷对宠物的共犯认识,大概是他们最具象征意义的电摇滚曲风。 他们充满节奏感的现场,似乎也沉浸在迪斯科派对中。 但是,任何乐队都不会永远以同样的风格死守,热衷于“混血”的宠物合谋当然也不例外。
《Flower by Flower》这张专辑“混血”精神的核心体现在对不同歌曲风格的兼容性和包容性上。 即使是知名的老牌乐队,宠物共谋也没有对自己设置风格限制,而是选择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每首作品的歌曲特性,从中注入新的音乐元素。
永远不重复过去的自己,是宠物共谋一直持有的信念。 即使你是跟随宠物多年同谋的老乐迷,你也可能会对他们进入这张新专辑,花样繁多的新尝试感到吃惊。 其实,有很多音乐新游戏。 过去的宠物共谋者似乎没有机会挑战。
《Flower by Flower》的宠物共谋,以音乐的名义将这个乐队的过去、现在、未来连成一条直线。 这张专辑有最复古最真实的原声乐器和最新流行的合成器。 甚至以前很少演唱的中慢动作作品,宠物也共谋尝试。
年轻一代的乐迷可能不太了解宠物共谋的“威水史”。 10多年前,宠物共谋已在当时权威的MTV等颁奖礼上获得“中国最高电子乐队”、“亚洲最高乐队”重量级奖项。 现在很多乐迷仍然认为宠物的共犯是中国最好的电子音乐艺术家。
在听《Flower by Flower》的时候,宠物共谋、轻装上阵、毫无负担的“混血”创作态度,尤其深深打动了我。 作为出道13周年的知名乐队,即使宠物共谋,在创作上也能保持相当“年轻”的心态,并与当今时代保持同步,这并不稀奇。
在与宠物共谋同期出道的乐队的作品中,我竟然闻到了像水坑一样的黄昏气味。 当一个乐队中途停下来,对眼前的一切感到满意,不再吸收新的东西时,其成果大概就此停止。 像活水一样,不断保持流动,才能让乐队永葆青春。
“混血”文化产物
换个角度看,宠物共谋新专辑风格上的多元曲风“混血”,其实与人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也很接近。 中医的跌打有“活血化瘀”之说。 西医有输血、换血等治疗方法。 中西合璧的宠物共谋,就像把两者的优点合二为一,让属于音乐的血液循环。
中医里也有“补气养血”的说法。 人必须掌握紧张和休养,才能好好养血。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混血”宠物共谋。 出道以来,他们没有给自己制定每年出几张专辑、演多少场的目标,反而一切都随心所欲。
即使好几年没上映电影了,对于这张《出山》专辑,宠物共犯完全不是抱着那种仓促做事的心态去做的。 他们继续选择“慢工”,打磨每一个细节,把编曲、声乐这样的细节处理得更恰当、更完美,然后才对外开放。
别人十年磨一剑,宠物的共犯是“四年磨一剑”。
《Flower by Flower》专辑中首次对外曝光的歌曲,实际上要追溯到2017年排名的《Back Off》。 而且,这首歌的鼓取样还精心选择了Michael Jackson的传世经典《They Don’t Care About Us》。
很多人急于将工作计划按时间量化,创作也可能变成流水线、量产的琐事,坚持自己的宠物共谋,看起来更像是“异数”。 也许这也是宠物共谋的音乐,但十三年一日,唯一能无限接近年轻的世代听感的秘诀所在。
在没有发专辑的“空窗期”,虎子、Edo两位成员甚至另辟蹊径,另组了一支名为“Huzi & Edo”的纯男班乐队。更偏向于Future质感的EP《Sleepless》,就如同是宠物同谋的另一条分岔支线,以全新的制作方式,碰撞出跟宠物同谋截然不同的创作灵感。
宠物同谋的每一位成员,都曾经在不同的乐队里,担任过不一样的岗位。虎子也说过,宠物同谋不会是他人生中参与的最后一支乐队,但他一定会把宠物同谋永远做下去。当创作进入倦怠的状态时,乐队成员暂时分开一下,最后反而可能会催生出新的火花。
做乐队,也得讲求劳逸结合。静下心来沉淀,才可重新出发。即使在不发片的日子里,宠物同谋一点也没有闲下来。他们忙着到世界各地巡回表演,并寻找机会与当地的艺术团体进行交流。吸收不同城市的文化气息,对宠物同谋而言,也是重要的创作养分。
这一次,宠物同谋还特意邀来跟他们一样“混血”的TITIAN提香乐队(同样由中国、意大利成员组成),除了协助新专辑的制作、编排工作,还参与到《Dance Underwater》这首歌的Featuring中,这也使得《Flower by Flower》更独具“混血”的独特气质。
文化上的“混血”,意味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透过多方交流产生的观点碰撞,最终集结成为新的文化结晶。我们现在听到的宠物同谋,也是类似的“混血”文化产物。他们写出来的歌,既具有西式的浪漫自由,同时也兼具中国人的东方审美。
即使宠物同谋唱的是英文歌,抑或弹奏没有歌词的纯音乐,听众也能透过他们的作品,听得见来自中国的音乐味道。这也是听宠物同谋的歌,跟听其他海外乐队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混血”式的自由挥洒创作,导致了宠物同谋在当今中国乐坛的独一无二。
Live“混血”美学
不单在音乐风格上“混血”,就连宠物同谋的粉丝群体,其实也是同样的“混血”。跟他们曲风类似的乐队,有一些走的是夜店咖路线,但宠物同谋在创作心态上的开放与包容,使得不少文青也投向了他们的怀抱,这就是宠物同谋独创的“混血”混搭美学。
当年,宠物同谋试图以一己之力、探索Live现场表演的新形式时,Live House的这种文化,其实还没有完全在中国大陆兴起。可以说,宠物同谋这些年来,所办过的每一场实验性极强的Live,其实都在把Live现场表演的边界,推到一个更极致的位置上。
在我看来,宠物同谋相当注重视觉化、戏剧张力的Live表演,其实早已远远超出了音乐会、演唱会的单一范畴,甚至颇有几分“行为艺术”的先锋味道。宠物同谋也很希望到场观看Live表演的观众,都能跟他们一起,全然沉浸在这样极致的艺术氛围中。
宠物同谋花了十三年时间,身体力行证明了一件事:无论你是喜好跳舞的好动分子、钟情于电音+摇滚+朋克的忠实乐迷,还是热爱Live+艺术+戏剧的文艺青年,都可以来到现场,跟宠物同谋一起“同谋”。音乐的“混血”世界,本来就无须区分得泾渭分明。
作为中国大陆最早一批开始探索音乐、视觉与舞台装置之间关系的乐队,随着宠物同谋《Flower by Flower》的推出,新专辑走“超现实剧场”风格的Live巡演,也即将在各大城市拉开帷幕。接下来,这也将是2021年我们最值得期待的线下演出之一。
收到宠物同谋要发新专辑的喜讯时,我有好几个很久都没有亮起过的音乐同好者小群,都陆续出现了《Flower by Flower》的各路最新消息。这些身处在世界不同角落的好朋友,无论此刻在做什么,都仍然那么喜欢着宠物同谋,真好。
我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在随身听里听宠物同谋,即使身处在安静的教室中,内心却有一种想要跟随节奏舞动起来的感觉油然而生。对于听着宠物同谋长大的这代人来说,宠物同谋永远鲜活的歌,就像是时光的某种记认,总是能轻易唤醒我们的集体记忆。
在《Flower by Flower》的专辑封面上,四位披上黑色斗篷的乐队成员,拒绝被冠上任何标签,也不希望轻易被任何人定义。十三年来,宠物同谋一如既往地充满斗志与生命力,就像他们在《Back Off》里唱的一样:“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化!”
宠物同谋刚出道的那一年,正好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到了发这张《Flower by Flower》的时候,时间已然流转到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十三年间,纵然时代飞速转变,但在宠物同谋这里,总有一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
专辑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