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训练 正文

被狗咬了,没出血也没打狂犬病疫苗,这两天有点暴躁,还有救吗

扫码手机浏览

  21岁的大学生刘显飞,在返校途中被小狗追赶、用手驱赶时,不小心被手指划破了皮,但没有出血。 刘显飞显然没有出血就不严重,加上家庭困难,花了几百人打狂犬病疫苗,谁也没说,一个月后出现狂暴症状,经医生全力抢救,却摔倒在父亲怀里,再也没有醒来。

  据统计,全球三分之一的狂犬病患者被咬后没有出血,所以没有出血就不用打疫苗是大错特错。 狂犬病病毒其实并不仅仅存在于犬类中,犬、猫、马、松鼠、猪、蝙蝠、猴子等都可能存在狂犬病病毒,但我国狂犬病患者中90%是被狗咬伤,其次是猫,占5%左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狗都有狂犬病病毒。 根据2018年世卫组织狂犬病暴露后管理指南,人被病犬咬后发病率约为30-40%。 狂犬病死亡率几乎为100%,确诊患者一般在3~6天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 所以,狂犬病是人类已知的少数一发作就无药可救的疾病。

  所以在疾病面前,大家不要有侥幸心理。 如果被动物撕碎了,请绝对记住。 第一时间去看医生。

  很多人看了新闻后纳闷。 为什么有些患者打了狂犬病疫苗,也逃不出死亡的诅咒? 其实不是疫苗没用,而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一旦发病,打了疫苗基本上也会变慢。 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发病一般全程不超过6天。

  谈谈狂犬病病毒的发病过程吧。 通常,任何病毒都没有智商。 它存在的唯一目标是复制、复制、复制。 说白了,就是活下去,或者繁殖。 这是病毒的本能。 如果被带病毒的狗或猫咬到,病毒就会开始入侵。 其实即使没有被咬,如果接触的话也有感染的可能性。

  不过,人体有免疫系统,等闲的病毒是无法入侵的。 在此,让我们参考一下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 也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因。 我们知道新冠有潜伏期。 这里就是这种病毒的聪明之处。 他不会直接和免疫系统的硬钢一起进去,而是先潜伏,等实力足够后,暴露后开始总攻击。 当然,不管是什么病毒,最终都无法避开免疫系统和正面的硬钢道。

  如果精力充沛、免疫系统健全,就能自然地消灭这些病毒。 但今天要讲的狂犬病病毒,他是病毒界的怪圈。 他会战术。 该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后,首先在伤口附近的肌肉组织进行短暂休养。 此时,他不像其他病毒那样激烈复制直接与免疫系统战斗,狂犬病病毒是少量的拷贝。 只是活着的话,免疫系统是不会在意这些小问题的吧。

  所以狂犬病病毒沿着肌肉和神经末梢战略转移,逆着神经末梢的方向,沿着脊髓,每天一点点移动,直奔指挥中心——人脑。 来到这里他们才露出獠牙,猛烈复制,开始展开斩首行动。

  此时,会出现躁动、风、光、水等症状。 这意味着当出现这种症状时,病毒已经侵入了大脑的神级。 但是,我们的脑细胞在脑细胞死亡后会马上补充,所以脑子转不动了。 但是,脑细胞总数有限。 如果脑细胞死了,这不是完全脑死亡了吗? 狂犬病病毒从入侵大脑到完全破坏神经中枢,只需要24小时。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目前还没有在不损伤中枢神级的情况下杀死病毒的药剂。

  当然,不管外界有没有药物进来打仗,免疫系统都一定要打仗。 因为那是他的存在意义。 只是,免疫系统也不太灵活。 他无论敌我,在消灭狂犬病病毒的同时,脑细胞也无法幸免,免疫系统下死亡的脑细胞也比狂犬病病毒杀死的多。 这也是狂犬病发病后几乎解不开的理由。

  狂犬病的发病周期为什么从一周到几个月不等,甚至有过26年才发病的记录,是因为入侵病毒的数量和位置不同。 也就是说,离大脑越远,跑步的路越长,时间就越长,病毒的数量越少,肌肉组织休息的时间就越长。 因为病毒不敢快速发展自己的实力,以免被免疫系统直接搞垮。 所以,我们一旦被划伤或咬伤,就不要想着皮没破,先打疫苗是对自己负责的唯一方法。

  其实我国在狂犬病防治上花费的人力、财力最多,但效果却垫底。 在2005年狂犬病防治国际大会上,专家指出只有通过大规模的犬免疫,阻断犬与犬之间狂犬病的传播才是彻底消灭狂犬病的根本手段。 根据世卫组织掌握的数据,一个地区如果犬类免疫率能够达到70%以上,便非常有可能阻断狂犬病病毒的传播,所以现如今家庭养宠物也都是需要打疫苗的,原因便在于此。

  但是由于我国的犬类数量太大,2017年数据统计全国大概有1.5亿只,按照70%的比例,每年一只疫苗,我国也需要1亿只,但我国的免疫疫苗远远不足,第二是因为很多宠物主人,特别是农村地区,没有打疫苗的习惯,总觉得自己家的狗没事,很难形成群体免疫。

  第三是我国流浪狗的数量太多,不管是野生的还是被抛弃的,第四是我国目前关于饲养宠物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也没有明确的分管部门,所以我们在外出时如果发现流浪狗眼红、乱流口水、无意识狂吠、乱跑、见人就咬、走路摇摇晃晃这些症状,一定要远离此狗,因为其很有可能已经感染了狂犬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