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淮南,走近神奇的八公山
淮南,古称州,是安徽省的地级市。 地处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内陆,淮河之滨,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美称。
淮南有一个景点叫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 该景区主体部分属于八公山区,南麓小部分属于寿县。
据了解,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南部夹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相互对接碰撞形成的大别山—秦岭造山带与扬子板块相望。 八公山地质公园完好地保存着这两个板块碰撞过程和碰撞后发生的各种类型的标志性构造现象。
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著名的八公山地质博物馆。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今天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二.八公山地质博物馆藏书丰富
刚进入八公山地质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而逼真的巨雕,一不小心就会吓一跳吧。
论博物馆主体建筑依山傍谷,周边环境十分优美。 据介绍,博物馆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两层仿汉建筑,面积1610平方米。
博物馆展示大厅根据展示内容由矿物岩石大厅、古生物大厅、矿物大厅、奇石大厅、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大厅等展示大厅组成。 博物馆收藏和展示的各类珍稀常见矿物、古生物化石,安徽省和淮南市产出的主要矿物标本400多个。
其中,淮南动物群化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型鱼龙和海百合化石、其他生动的古生物化石和玲珑透明的矿物晶体是博物馆中的精彩部分。
三.探索三叶虫的遗迹
众所周知,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寒武纪最具代表性的远古动物,全身明显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背甲极硬。 因为背甲分为两条背沟在纵向上大致相等的3片( 1根轴叶和2根肋叶),所以被命名为三叶虫。
三叶虫在5亿~4亿3000万年前达到高峰,到2亿4000万年前的二叠纪时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亿2000万年以上,淮南八公山也发现了三叶虫化石,该博物馆也有展示。
我们知道在二叠纪后期三叶虫的数量和种类已经相当少了。 三叶虫灭绝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这无疑为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灭绝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