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训练 正文

钟南山建议新冠肺炎改名新冠感冒,网友-拉倒吧,看看北京

扫码手机浏览

  12月7日“新十条”实施以来,北京仅用几天时间,就恢复了全域常态化防控,高风险地区全部取消。 对严密防卫、死守三年的北京来说,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时刻。

  高风险地区已经消失,但病毒仍在传播,感染者持续增加,对大侠来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北京开放前,许多专家预测开放后的医疗体系将面临巨大挑战。 事实也是如此,北京开放后,发热门诊首先迎来了挑战。 仅12月11日当天,全市发热门诊就接待2.2万人次,比开放前一周的情况激增了整整1.6倍。

  门诊压力很大,医务人员感染也在急剧增加。 北京某三甲医院科长介绍,12月7日开放以来,发热门诊日接待人数从最初的500人,到现在的1500人,比平时多了10倍以上。

  如果所有人都健康的话,加班和换班也可以应对,但是现在整个科室有一半被感染了,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确实很棘手。

  另一家三甲医院的管理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院发热门诊、急诊和定点病区医务人员共有2100多人,目前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感染,部分工作不得不停滞。

  从这种情况来看,北京目前感染人数正在急剧增加,这些情况其实刚刚放开,一些专家发表了自己的推测。

  有专家表示,疫情放开后,第一波感染高峰将在3周左右,感染人数比例将达到50%-60%,此后第二波、第三波感染人数将达到80%以上,最终可能有90%以上的人感染。

  据推算,北京现有人口2200万左右,如果第一波疫情达到高峰,可能会有1000万左右的人感染。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按照专家估计的奥密克戎致死率0.1%计算,这1000万人中有2万人处于危险中,如果全部感染,就会有4万人处于危险中。

  其实开放前,很多专家都表示变异后的奥密克戎并不可怕。 其中90%左右无症状,重症比例极小,大家没有必要惊慌。

  不过,很多人躺在家里发朋友圈、帖子时,有的感染者会发真情,有的高烧三天不退,有的大块头痛得翻身,有的说话像割喉一样,隔着屏幕很难受

  其实,开放之初,不少专家就曾表示,从科学角度来看,奥密克戎感染后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基本上7天左右就会逐渐消失,与流感症状基本相同,不必紧张。

  也许是最近北京开放后的医疗兑换和药品短缺引发了众口不一的恐慌心理,钟南山院士再次站了起来,用科学知识消除了大家心中的恐慌。

  钟南山院士再次表示,目前存在的奥密克戎并不可怕。 经过多次变异,现在的毒性变得非常小。 同时,不建议大家一起成为“阳”。 因为病毒前期的毒性还存在,时间越长,毒性越小,对身体的伤害也越小。

  另外,钟南山院士在自己的孙女感染新冠后,3天就恢复了正常。 只要调整好身体,其实大家都能安全度过。

  最后,钟南山院士也提出将新冠肺炎改名为新冠感冒,目前新冠肺炎致死率低于流感致死率,也可称为感冒。

  不少人认为新冠肺炎叫感冒,一时恐慌的心理就慢慢消失了,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目前,已经开放的美国、日本、英国都不敢把新冠引起的肺炎称为感冒,而且病毒还在加速变异,其次是不敢提前预知其感染性如何、毒性如何,所以称之为感冒

  此外,部分感染者表示,这种新冠感冒与普通感冒的感觉截然相反,普通感冒发烧一天可能就好,而新冠发烧可能超过三天。 另外,普通感冒全身疼痛,无法忍受,但新型冠状病毒很好。

  所以新冠引起的肺炎改名为新冠感冒确实不合适,毕竟大家的认知只能理解这个。

  但钟南山院士提出这一建议其实也是有数据支撑的,疫情刚开始时,新型冠状病毒死亡率高达4.65%,2009年HINI流感大流行时,我国感染人数为12万人,死亡率高达0.6%。

  目前有证据显示变异后奥密克戎致死率低于0.1%,低于流感死亡率,新冠新冠肺炎也很常见。

  其实,我们也能理解钟老的意图。 现在,全国处于开放趋势。 将新冠引起的肺炎改名为新冠感冒,很多人就会消除恐慌心理。 这有助于接下来迎来第一、第二、第三波疫情感染高峰。 所以,钟老果断地提出这个建议。

  但是从防疫这三年的情况来看,人们对病毒的恐惧已经深深地印刻在心里,要消除,还是需要时间的。 因此,不管这个名字变了还是不变,我们都相信钟老的建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摆脱瘟疫的困局,恢复如初。

  大家觉得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