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健康研究院2020―2021年以北京、河北、青海、广西、四川及贵州10―17岁中小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中国学生选择面筋、辣条、含糖饮料、糖果、中国学生
研究者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和《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的相关判定标准进行了调查,学生高盐、高脂、高糖类预包装食品的消费率为92.2%。 按照消费率从高到低顺序,为糖果、巧克力及果冻类、含乳饮料及蛋白饮料类、能量饮料类、咖啡及茶饮料类、饼干类、面筋及香料类、碳酸饮料、含蔬菜汁饮料及其他甜味水饮料类、点心及冷饮类
许多营养学家常说:“没有不健康的食品,只有不健康的吃法。” 随着消费的提高,食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到底应该如何让孩子吃营养、吃健康呢? 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应该考虑企业。 如何使健康标志更容易阅读? 如何用标识让孩子吃健康?
食品生产企业不仅是食品安全的主体,也是食品营养、食品健康的主体。 要加强营养标签推广,制作更简单、易懂、醒目的标签标识,给出通俗易懂的食品包装正面标识,引导消费者简便、直接选择更健康的预包装食品。 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应该从研究者的调查中得到另一个层次的启示。 以高质量的产品质量和个性化的营销服务,促进孩子们吃得更健康。
(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