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狗伤人后,会带来两个问题。 一是有患“狂犬病”的风险,二是常常引起矛盾纠纷。 据统计,今年1至7月,湘潭县法律界人士调解的矛盾纠纷中,有72起起因于宠物狗咬人,约占矛盾纠纷总数的5%。
8月13日,我们来到湘潭县法律界人士等单位了解情况。
第一种情况:
农夫疑似死于狂犬病
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湘潭县梅林桥镇飞龙桥村的农户肖某经过该村周某家时,被他家的狗咬伤。 天气冷,肖女士穿了厚厚的衣服,觉得伤势较轻,没有大碍,所以没有打疫苗。 7月26日,肖某突然感到不适、抽搐,在家属陪同下到县人民医院就诊,一天后治疗无效死亡。 根据临床症状的症状和被狗咬的经历,医务人员初步判断为狂犬病。
肖某的死让家人陷入悲伤的同时,也将矛头指向了周某。 肖某的家人认为,有一只狗3个月前被肖某咬了,现在肖某因疑似狂犬病死亡。 小周必须赔偿。 周某认为,周某被狗咬伤时,周某并不知道,周某没有及时与周某取得联系,缺少狗咬伤的证据,因此没有责任。 肖某家属应梅林桥镇司法所求助,经法律界人士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周某家补偿肖某家属1万元。
第二种情况:
西藏凶猛袭击赔偿纠纷
凶猛勇猛,对主人绝对忠诚,很多人会选择它们看护院,但攻击性强,容易引发伤害事件。
湘潭县河口镇的杨先生曾受藏獒伤。 “3月22日,我经过小刘家的时候,他养的藏獒突然发狂,挣脱了锁链,扑了过来,咬住不放。 我又痛又害怕,大声呼救。”听到呼救声后,刘先生迅速赶来,和附近村民一起穿上藏獒制服,杨某虽能脱身,但脚上留下了三处伤口。
7月9日,河口镇法律界人士所召集刘某、杨某及镇中心卫生院3个方面,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达成调解协议,杨某最终获得合理赔偿。
释疑:
事后接种疫苗仍有风险
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狂犬病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在3个月以内,但可超过1年。 目前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但接种并不能保证被咬者完全平安。 “咬后接种狂犬病疫苗是一种应急补救措施,极个别免疫失败和无抗体发病死亡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