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百科 正文

2岁孩子“狗都嫌”?这些典型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在变聪明

扫码手机浏览

  文丨福林妈妈

  英语里有terribletwos这个词。 顾名思义,是指几乎所有宝妈都会经历的孩子“糟糕的2岁”。 中国也有句老话,叫二三岁。 狗也讨厌。 说的是孩子两岁时的反抗期。 块头真大。

  这个婴幼儿的发展似乎一定有个阶段,中西方的父母有着共同的体验呢。

  孩子2岁的阶段,正值反抗期,整天挂在嘴上的是“我不一样”,可以活脱脱霸王,自己搞垮宝妈。 但这个不好的阶段其实是孩子“发展”的必由之路,许多让宝妈变大的行为,恰恰说明孩子变聪明了。

  妈妈们常说的2岁孩子的典型行为,其实还有别的意思。

  1、儿童控制感需求

  孩子两岁的时候,宝妈经常插嘴的是,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了。

  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兴起,她什么事情都希望自己来。 穿上衣服自己来,扔垃圾也要自己来。 父母帮了孩子的忙,孩子就要放弃,自己重头来。

  必须来吃饭,但会把自己的身体和桌子上弄得乱七八糟。 一碗饭,大部分得浪费在孩子身上。 这已经够了。 妈妈要擦桌子、擦地板、洗孩子的衣服。 这个景象足够“糟糕”了吗?

  但其实,不好的只是父母的评价,这个评价还有太多其他因素,我们觉得善后不重要的时候,就不用那么着急了。

  这个阶段孩子最需要的是对自己世界的控制感。 如果你在这方面必须面对孩子,情况只会变得更糟。 如果孩子哭了,就很难哄了。 因为2岁的孩子还不明白道理,打孩子也无济于事。

  通过自己控制世界,可以为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发展提供机会。 自己穿衣服,自己撕包装纸,自己换动画,孩子的智力和细微的动作都会发展。

  2、什么都试试

  2岁的孩子探索欲极强,整天翻箱倒柜,抽屉里再奇怪的东西孩子都能帮他翻。 如果到了新的环境,孩子更要兴奋,不管遇到什么都要拿在手里研究。 另外,看到父母有什么行动,自己也一定要试试……

  没错,这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特征。 现有的东西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了。 所有新鲜的东西都是孩子发现的对象。 而且真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了解事物,在模仿成人的行为中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的社会行为。

  不好的可能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受伤。 漏洞可能是孩子在公共食堂或别人家没空让父母为难,但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会好很多。

  例如,在家里为孩子提供可以重复探索的空间,或者在公共场合准备能引起孩子注意的东西。 例如,一个新玩具。

  3、太“白痴”了

  我相信你一定对2岁的孩子乱七八糟的房间印象深刻。

  孩子悄悄地做了妖怪之后,沙发什么的再也看不见了。 更何况,只要孩子手上有刷子,只要口红,结果是可以想象的。

  其实这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体现。

  涂鸦自不必说,把玩具放在哪里都一样。 房间的长椅和桌布、锅和葫芦鉴等,孩子们可以从形状和颜色等特征中找到意想不到的用途,创造新的组合。

  结果可能真的很糟,只是骂孩子也不好。 限制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很多才能也会被埋没。

  给孩子买一些能发挥创造力的玩具,比如积木、画笔、太空沙、厨具模型等,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顾。

  打动内心,促进了智能的发展。 就像孩子说话一样,虽然还不熟练,但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长大,做出很多不喜欢的行为,这说明孩子在一点点探索,一点点成长。 从一开始就没有人能做任何事。 一定的坏阶段,其实是必然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