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狗狗 正文

狗的智商是40

扫码手机浏览

狗的智商是40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一、

做了一年多的免费咨询,也发了一年多的小文。朋友问我得到的最大感触是什么?想了想似乎有一点:人类社会真的是分圈层的,人与人之间的思维差距,或许比人跟狗都大。

这并不是贬低谁,而就是客观的存在。比如曾经看到个对北大扫地僧“韦神”的评价:狗的平均智商是40,人的平均数是100,相差60。而韦神呢,智商高达167,这还是前些年测的。那也就是说,他看我们,跟我们大多数人看狗差不多,看着眼熟,但互不理解。

前几天我竟然刷到了一条韦神讲课的视频,每个字都听清了,但就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能怀疑头条的算法是不是对我有些误解?太抬举我了,相当于让我家泰迪听哲学课,相信它会听的怀疑“狗生”的。

二、

忘了是谁说过一句话:“人和人之间的最大差距就是认知”。不得不承认,说这话的人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在我看来,没有所谓的认知高低,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知识和经验的多少也并不能区分优劣,毕竟这世界遵循的是“适者生存”,或者是幸运者生存,而不是多者生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自己的人生。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二马错镫的时候点头示意即可,互不搭理也行,但犯不上互相祝福一声“傻B”。

人是分圈层的,每个圈层都有各自的文化,也就是各自因为不同境遇而养成的生活模式。这模式只适合自己的圈层,未必能相互通用。

比如我年轻时读历史,总想不通一件事儿,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只有隋唐、蒙元和满清,才真正能让草原、西域和雪域臣服,其他的朝代就做不到。甚至唐朝都是在前期能真正统治,后期也不行了。

前几年才大概想明白,因为只有这三个王朝(隋唐是一家)有统治边疆民族的基因,能理解其他民族的生存逻辑。像唐太宗,本身就有鲜卑族的血统,所以才能真正融合各个民族的文化。蒙元和满清也一样,是用不同方式分别对待各个民族部落。

比如清朝,统治者既是中原的皇帝,也是满人的族长,还是蒙古的大汗,更是西藏的活佛,最后是新疆的保护人。为什么传说顺治帝在五台山出家啊,因为清朝皇帝在西藏被认为是文殊菩萨转世,而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正是因为这不同的身份,对各个民族用不同的话语逻辑,所以才能让各族臣服。

而如果不理解呢,那就像现在的美国打阿富汗似的,确实是打败了,但无法进行真正的统治。跟沙漠文明讲扯淡的民主和自由管用吗,谁听得懂啊。英国统治印度也一样,折腾了小100年,最后仍然是一地鸡毛,还把印度给折腾分裂了。

这就是圈层之间的认知差距,没有谁高谁低,各自有不同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思维逻辑和生活方式。

三、

在各种留言中,有一类很突出。就是有人只要看到上千万预算的来咨询就不理解: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会问别人怎么买房,逻辑上讲不通啊?

是讲不通,因为这些人从来没拥有过大笔的资金,理解不了有钱人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了钱就可以无所不能,什么都懂,立刻就能上天入地。甭说买房了,连生孩子都能自己干。但实际上呢,就算是富有四海的皇帝也得有大臣啊,再有钱的生了病也不能自己给自己开刀啊。

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思维模式,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很多人无法理解自己没接触过的阶层。他们永远理解不了,人类并不是有钱了就无所谓不能,而是先有挣钱的能力之后才能赚到钱。他们更理解不了,有钱人之所以能维持财富,就是因为能花钱让别人来为自己服务,花钱买别人的时间和劳动成果。

穷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虽然幻想有钱,但只能想象到有钱后把自己拾粪的叉子换成金的。因为很多人早就被爽文小说和影视剧洗脑了,就认为有钱之后自己就能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干,因为霸道总裁都是光杆儿司令啊。他们根本理解不了人类社会的协作与分工,这就是层级、维度的差距,是无法逾越的思维鸿沟。

有钱人其实也一样,尤其是那些富二代,没吃过苦受过穷,所以才动不动的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蠢话。像去年有个典型的富二代问我,为什么有人会买老破小,这房子能住人吗?只能是呵呵了,讲不通就是讲不通。你想到的首先是享受,而人家注重的只是生活。就跟我看富豪吃龙虾鲍鱼似的,人家觉得是美味,而我先想到的是没炸鸡红烧肉实惠。

不同圈层的人是互相理解不了的,强行理解也意义不大。比如我前些日子陪朋友去看房,动辄4/5000万的豪宅他没觉得多贵,但临走却非得顺走人家两瓶高档矿泉水,因为他平时舍不得买,觉得不值。我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这种行为,比如“心理账户”什么的,但说实话还是不能真正理解这种买得起豪车却舍不得加油的心态。

四、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思维也不相通。人和人是不同的,圈层确实存在,但各个圈层都处在平行空间,就像平行线似的永不相交。

像我去年写了篇“老泡儿”的文章,有人给我发过来一堆的名字,问我认识不?不认识,只是有的听说过,都是很多年前的流氓混混儿。问他怎么知道的?回答说是这些人天天在抖音上直播发视频,讲江湖往事。而且他很奇怪,问我竟然没有刷到过吗?

没刷到过,抖音是用算法来推送的,只推送你最感兴趣和他们认为你感兴趣的内容。就算是我刷到这些视频也会直接划走,自然也就没人推送了。甭说这些小圈子里的老泡儿了,前几天我看到个抖音网红的名单,竟然没一个我见过的。似乎也挺神奇的,好像是抖音帮我给屏蔽了,懒得跟我废话。

过去的社会生活范围小,各个圈层有接触到的可能。而现代社会的城市太大了,每个圈层都有巨大的人群,没必要互相接触,也接触不到了。最典型的例子,解放前的老北京随便就能在马路上看到各色人等,也都能认出来,从高官显贵到贩夫走卒,甚至是抽大烟的和烟花女子。但当今社会能见到吗,能分的出来吗,能互相交流?

每个人或有意或无意的固定了自己的圈子和生活轨迹,更有很多人不愿意让别人认出来,也就形成了圈层隔离。而且如果是不同圈层,就算是人家露出了特点,没接触过的也认不出。

春节前聚会,有个老同事现在做明星们的经纪人了,跟我聊了几句之后说我怎么老了之后变的清高了。我没听懂他什么意思,结果他说是自己是浑身的名牌,一只手上的价值就百万,怎么我却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呢?这不应该是个做地产的应有的态度啊。

沃天,说实话我是真没看出来,早就不卖房了,也就没必要去关注什么新款的手表和首饰衣服了。当然知道他的表和戒指手环很高档,但根本不认识,自然也就没反应。他还固定认为我是当年的认知水平,却不知道我早就退化了,不再留意非本圈层的标志。

五、

很多人质疑我发的咨询为什么都动不动都是有几百万资金的,北京真的有这么多有钱人吗?这其实好解释,这是咨询的买房,北京房价这么贵,没几百万能买的到吗?三五十万的自然不会来咨询,实在够不上的。

其实北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月薪只要是1万块,就已经是北京前30%的收入了。因为全北京的在职人员中,只有1/3的人月薪过万。可是,就算是月薪百万,在北京也算不上顶尖儿。北京的收入是个金字塔,基层很大,塔尖很小,但是塔尖上却还矗立着直插云际的天线,高到让人看不见。

顶层的是普通人想看看不到,而底层的呢,是很多选择性忽视,根本就不想看。都说老北京人家几套房,可如果到老城区胡同里去看看,一家几口人守着两间破平房的有的是。不是他们不想发声,而是说出来的东西没人愿意知道。人类,只能看见自己想看的,听见自己想听的,理解自己能够理解的。其他的,都有意无意的选择性忽视了。

可是,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都占据了自己的生态位。古人说皇帝要兼听则明,其实现代人更应该多了解其他的圈层,那才是真正的社会。否则在这被大数据控制的媒体下,在被快节奏隔离的圈层中,只能是盲人摸象,最终被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之中。看到听到的越少就越封闭,茧房越厚,也就越不能包容别人的思想,因为和你的茧房不相容。

我也不知道这是好事儿坏事儿,只是觉得既然世界这么大,社会这么复杂,多了解一些或许能让自己的认知更丰富。

天天刷视频的,可以偶尔也看本书,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或许倒能记住些知识。玩游戏的可以去胡同里转转,那才是老北京人的真实生活,比游戏世界里真实。看完炫富开豪车的也搜搜北京的小时工挣多少,他们或许这辈子也没能享受过高档人生。感叹完自己的不幸就看看医院的采访,不知道有多少人连健康的活着都是奢望。

六、

这个社会是分圈层的,但人的思维不应该分层。多了解了这个世界,或许也就能理解了很多人生,不被遮蔽的社会百态或许才是真实的世界。不同圈层的人可以互不往来,但不代表对方不存在。什么是人生阅历,就是看到了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人生,这就是阅历,看过既经历。

圈层或许是固定的,但人却是流动的。看的越多思维越广,根基或许就越厚,圈层流动也就成为可能。不谈什么学习和努力,只是了解和理解,对这世界的认知就能帮你突破圈层,要不然都不知道跟人家聊什么。

很多人迷信人脉,但实际上就算认识了大咖也就是认识而已,不是人脉。自古的谈资就比黄金珍贵,只有相互交流才能达成共识,有了共识才是人脉,否则全是扯淡。作为没有出身背景的普通人,或许真能让自己成长的,也就是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了,且行且珍惜。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