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布斯中国发布30岁以下精英排行榜,评选出600名30岁以下活跃在中国的企业家和行业创新者,谭施聪入选排行榜。
他财富的积累依靠出售宠物用品。 打开他经营的淘宝宠物用品店“Pet Inn”,200多个品牌、1万多种宠物用品备受瞩目。
谭施聪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崇明人,今年26岁。 自从经营实体店几次亏损后,如今网上商店年收入达到千万元,他经历了多次波折。
萌发创业之念
“这个排行榜本来就不是我们这样的人想的。 ”5月11日,这个身高1米83左右的男孩被评为入选了福布斯排行榜。 相比之下,Pet Inn店铺里陈列的上万种宠物用品,仿佛印证了谭施聪的决心,“成为宠物用品界的苏宁”。
他的事业并不顺利,此前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蛰伏”。
2012年,谭施聪一时摆弄股票赚了10万元。 捡起第一桶金后,他开始盲目自信地进入仓库。 有一次,上课教室的信号很差,哇塞,他也无法挽回了。 这次败北抹不掉谭施聪喜欢的心,同龄人喜欢游戏,他麻木不仁,于是养了两月的大金毛代替课堂娱乐。
买了金毛回去时,他沉醉于两个月大的狗1300元,捞到的喜悦中,没想到,第二天狗什么也没吃,鼻子很烫。 检查后,他才恍然大悟,买来的金毛是星期犬,活不了几个星期。
看着生病的狗,谭施聪二话没说,回宠物店换,特意只挑了性格好的金毛。 业主见他高兴,顺势提出需要原价加500作为交换,谭施聪答应了。 付了钱,回家,悲剧再次发生。
“又是一只生病的狗。 下次我会撤退。 ”谭星聪带着退犬的心情去了店里,但那家店倒闭了一半,完全不能营业。 很多买家也有维权,他认为弃狗无望,于是与其他买家合作成立维权小组,等待时机。 后来,狗的病情好转了,他没有再追究。
创业的想法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萌发的。
首次在线开店体验
2013年,谭施聪租了5000元的铺面,在闸北区开了一家宠物用品店。 这家店被定义为社区店。 本着“助学生活”的朴素理念,他凭良心宣称要做生意,笼络了社区1公里目标客群的心。
炎热的夏天,他为市场营销而头疼。 办小型游泳池、发传单、组织店庆活动,什么都不会掉。 每天凌晨四五点更换游泳池的水,让客人九点带着狗来游泳。 必须考虑毛保护素的使用方法、指甲刀的打磨方法、会不会伤害狗的主人……等等。
他想以比商圈更便宜的价格吸附客流,给泰迪洗个澡只需25元。 但事实证明,低价妥协并不能更快打开市场。 生意依然惨淡,员工工资要拆东墙补西墙,经常亏损就要向同学借钱,等春节收到压岁钱再还。
长期以来,关于谭施聪的宠物店,除了网上商店周边的居民和被他借了钱的同学之外,一无所知。 没有对市场的预测,也没有管理店铺的经验,生意没有起色,亏了两年。
这时,家人发现他在开店,便收手劝他立即赔钱。 谭施聪当然不甘心,在父母的帮助下,把店选在静安寺附近。
2015年,一家200平方米的店铺在静安寺附近开业,办公室多招了四五名员工,地域和规模双重升级。 下次我们会更准确地定位,瞄准高端人群。
但是,转机还没到。 谭施聪发现,实体店的生意评价、客户反馈都很好,每月能赚两三千元,但总体上还是亏的。 微薄的利润,依然承担不起高租金和人工费的压力。
大学快毕业了,实体店依然没有起色,谭施聪挣扎在放弃的边缘。
谭施聪创业困难,他当年的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妻子提议,辗转主战场。 实体店的经营引起谭施聪的反思,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了淘宝店Pet Inn。
2016年底,谭施聪有了另一个身份——网店老板。
转战线
开设网店后,谭施聪以在线为副业,甚至计划毕业后找份稳定的工作。
淘宝网店Pet Inn当初采用的是“极简单的装修”,但没有任何宣传。 “当时网店的定位比较高端,销售进口狗粮。 产品也很齐全,客户自然能找到。 ”谭施聪没想到,转型上线后,第一个月就赚钱了,第一年的收入达到了几百万元。
店上坡期间,谭施聪收到海外大学的录取通知。 2017年,他去英国攻读商业管理硕士,同时远程管理国内的商业。
他在英国有8小时的时差,负责朋友圈的发送、购买、活动的申请等国内时效要求不太高的工作。 回叫、配送、发货等大部分任务都落在国内的她身上。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淘宝店第一次参加双十一。 “当天的销售额达到7万元,是平时的10倍。 ”在英国监视国内信息的坦什聪还在图书馆,进行着小组讨论。 “国内的工作人员白天成了客户,晚上在英国正好是白天,所以继客户之后成了客户。 名单多得连自己都难以置信。 ”。
当时,谭施聪的淘宝店基本上每月增长20%,销售额已经达到70万元。 直到他们2018年第二次加入双11,当天销售额达到180万元。 也是在这一年,Pet Inn的年收益额突破了千万元。
网店发展势头持续,谭施聪将重心转移到线上。 Pet Inn的实体店还在,但只剩下两个员工。 淘宝线上的员工增加到近30人,有设计、市场各方面的人才。
2019年双十二,谭施聪与狗粮品牌合作销售盲盒、发行大额券。 嘀嘀打车,试着拍淘宝直播,吸粉近10万。 目前,Pet Inn与全国多家宠物店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仅长期保持8090后客源,还逐渐向00后发展,“目前的销售额每天可达30、40万元。 ”。
这离他第一次创业已经有七年左右的距离了。
目前,他的仓库内有条不紊地排放着一垒狗粮,工作人员定期对狗粮进行除湿和通风处理,使狗粮干燥。 客户下单后,配送员选择商品后交到检查员手里,检查员检查后交到打包员手里,打包后离开仓库。 此前,配送、验货打包、库存管理等系列工作由谭施聪负责自己完成。
除此之外,店铺的“极简装修”风格也在变化,谭施聪会将更多心思注入到详情页的优化和产品主页的设计中。如产品上架时,要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网点做活动时,及时报名,页面及时更新。
对于未来,谭施聪希望,能做个一站式的批发平台,也解决商家的囤货压力,“比如平台上有猫砂尿布、湿纸巾,还有一些零食或者主粮等。”Pet Inn的总部在崇明,他也想自己的事业和家乡有更多连接,“今年会在长兴岛开一个宠物会所,为宠物主们提供一个在崇明聚会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