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训练 正文

冷暖 - 国际导盲犬日:我是你的眼 追光向未来

扫码手机浏览

  是导盲犬的牛奶豆。 是拉布拉多犬。 这是我和其他老铁们的故事。

  我的故事

  2021年6月,我第一次拿着导盲犬证走进西安市莲湖区永祥南路30号——张红革阿姨盲人按摩工作室。

  驯兽师出发前向我耳语。 “牛奶豆,拜托了。 从今以后你就是张阿姨的眼睛了。 ”

  第一次来的时候,张阿姨对我很冷淡,她不相信我可以代替她的拐杖。

  张阿姨偷偷地向儿子说了我的坏话。 “做个拖油瓶回来,那是我照顾还是我照顾? 赶紧走,放在家里别打扰我。 ”

  现在,10个月过去了,张阿姨每次出门都带着我,疼爱我。 以前被人叫做拉油瓶,现在被人叫做温驯牛奶豆。 我想:“真香”。

  平时小张在工作室里推拿做饭,我就在狗窝里静静地做“美男子”。 她不叫我,我不用离开两三个小时。

  “张阿姨,我进来你家的狗怎么不叫? 戏弄也没有反应。 你病了吗? ”

  “刘先生,这是导盲犬,不是看门狗。 那个虽然蔫了,但是本事很大哦。 ”

  听了刘先生的话,我有点想笑。 见人就叫,给东西就吃,见伙伴就靠过来,一吓就躲起来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两年的学业会不会是徒劳的? 我也是靠手艺吃饭的。

  挺起胸膛,脚步稳健,六路看着听着,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是这个城市里最美的孩子。 自信、思考、专注、忍耐,这是导盲犬最大的特质。

  只有有信心,才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做出冷静的判断。 路边的树枝,我一眼就知道它的高度。 如果有可能戳到张阿姨,我会马上找其他线路。 对面来了一辆电动车,我一眼就能判断出它的出路是否会影响张阿姨。

  对导盲犬来说,思考是一种生活态度。

  无论通过哪个路口,面对一排排水泥墩,我都会选择在间隔最宽的两个墩之间通行。 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条陌生的岔路,我可以用鼻子和耳朵判断哪条路离家最近; 坐电梯,张阿姨顺着我的鼻子摸,可以找到楼上的按钮……总之,我的脑袋不小,有相当大的能力。

  世上的事情最害怕认真的两个字。 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食品,我看都不看。 对不起,我只吃狗粮。

  同类向上靠的一定不是导盲犬。 在我的认知中,擅自改变路线意味着风险的存在。

  过年的时候,听到竹子的爆裂声,你一定见过会哇哇乱叫、蹦蹦跳跳、躲西藏的猫狗吧。 噪音在我这里完全不成问题。 一边倾听首尔东西南北的声音,我在自己面前阔步前进。

  导盲犬不咬,导盲犬不咬,导盲犬不咬,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训练基地,忍耐训练无处不在。 即使饿了,狗粮摆在我面前,如果没有指令,我也决不靠近闻; 走在路上,行人不小心踩了我一脚,我缩回脚丫子,然后继续前进; 张阿姨让我趴下,我可以在一块瓷砖大小的地方呆几个小时……

  同样是为了特殊犬,防暴犬、搜救犬需要驯兽师调动积极性,而稳定性是我和它们最大的区别。 说到稳定性,忍耐是大前提。 人类所说的“小忍扰大谋”非常适合我。

  走在街上,我最怕行人会向我投来恐惧和厌恶等异样的目光。 我背上的导盲犬马鞍上写着“导盲犬”几个字。 还有公安机关颁发的导盲犬证。

  国际导盲犬联合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全球每年都有500多万起宠物狗受伤事件,但导盲犬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暴行。 在许多国家从未发生过导盲犬伤人的事件。

  我的出行受法律保护,但在一些地方,大家不太欢迎我。

  在这里,请原谅我的好人。 允许我作为一个小的一般律师工作。 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根据2012年**发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视力障碍者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2015年《陕西省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办法》规定:视力障碍者可以携带采取防护措施的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导盲犬》(GB/t36186-2018 )颁布实施。

  张先生40岁时开始失明,在此后的14年里,他用了30多根盲杖。 现在她的职业是盲人按摩师。 以前,她一个人走最远,也就是几分钟,经常去胡同就要转身回去。

  有了我以后,她可以带我步行半个小时到儿子的新家,可以去菜市场买菜,去社区。

  张说她的愿望是有一天一个人坐公共交通工具去海边游泳。 随着社会文明水平越来越高,有我的帮助,我想她的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

  “兄弟”奶酪

  我叫奶酪。 是豆豆同门的兄弟。 目前,陕西省像我们这样走出同门、持证上岗,而且可以免费为视力障碍者使用的导盲犬共有5只。 我们来自西安阳光信使导盲犬发展服务中心。

  很抱歉,4月7日因为肥胖被送回基地不得不重新训练减肥。 我丈夫太宠我了,狗粮吃得满满的,结果我体重高达80斤,圆圆的身材严重影响了我的导盲功能。 只有减肥40斤了,我才能再次上岗。

  我今年2岁,小时候被选为基地。 他们像查户口一样,调查了我父母的各项指标。 包括性格、视力、听觉、皮肤、顺从性。 最终经过综合评分,驯兽师一致认为我爸爸妈妈的基因很棒。 所以,我从很多幼犬中摆脱了出来。

  我经过了整整两年的培训,淘汰率高达30%―40%,很多一起来的伙伴都没有走到最后。 听从指示、避开障碍、适应人类生活、培养自信、学会忍耐、独立思考……这些对人类来说很简单。 但是对我来说,学习这些很辛苦。

  吃饭、旅行、坐公共交通、回家、上班、看医生、存钱、买菜……总之,我可以帮助视力障碍的人更好地享受生活。

  “小学生”很流畅

  我被叫得很顺畅,还不到一岁。 和牛奶豆、奶酪这样的“博士生”相比,我还是个“小学生”。 我现在处于学习指令的阶段。 训练中,所有指令用中英文同时进行。没想到,我竟然还掌握了两门外语,像Forward(前进)、left(左)、right(右)、stay(待着别动)、sit(坐下)、lie(躺下)、ok(可以)、no(不可以)这些词语我都能听懂。

  延伸阅读:

  导盲犬是视力残疾人出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属工作犬,能帮助视力残疾人独立自主地融入社会,摆脱或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国际导盲犬联盟成立于1989年,由36个国家的100多个导盲犬训练机构组成。国际导盲犬日于1992年由国际导盲犬联盟发起,时间为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倡导社会向服务视力残疾人的导盲犬及驯导员致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