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听到窗外有个女人在号哭,就去找声望。 哭的人是我们小区的家人。
她家的宠物小狗刚被车撞死。 事故发生地在小区门口。 那只白色的狗静静地躺在红色的血泊中,有几个人在向她哀悼,但似乎也无济于事。 “唔,我家的小狗已经陪了我十年了。 就这样突然走了,怎么办? ……”她的哭声越来越大,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女性的家人来了,一边愤怒地追问谁是加害者,一边想把女性拉回去。 邻居从家里拿来一块旧布,试图临时覆盖小狗的尸体,女子突然拼命摆脱家人,说要再看小狗一次。 急忙追上去,家人马上用手捂住了女性的眼睛……
半小时后,我上班路过,看到地上留有血迹。 在路边的小庭院里,老人用铁舀土埋小狗。 女性及其家人的家人、围观者都离开了。 小区门口除了那滩依然是鲜红的血迹,已经空空如也。
中午时分,小区门口地上的血迹都被冲洗干净了。 所有下班的人都急急忙忙出入,卖菜、接孩子放学后,这里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但是,小区里的人们私下里反复讨论着“树很安静,风停不下来”。 有人说:“真悲惨。 我每天早上都看到那个女人出来遛狗。 刚才还很活跃的生命,一瞬间就消失了。 ”。 “是的,你十岁了。 ”有人这样说。 “小狗和主人一起生活了十年,她的心怎么受得了? 这几天她是怎么度过的? 真的”与这些“同情派”不同,“漠派”中,“不是一只小狗吗? 那个女人会这么痛心吗? 真是的! ”
“同情派”的人们一起说起这件事,越说越遗憾,想去受害者家看看,表示慰问。 而且,“漠派”的人很快连讨论的兴趣都消失了。 有时候,持不同看法的两派相遇,难免会有些争论,但最终似乎谁也说服不了。
我在观察“同情派”在家里养过小狗还是养过小狗,“漠派”一般没有养过,所以他们的看法有天壤之别。
古人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同情派”因为“狗、吾、狗、人、狗”而深得恻隐之心,难怪十分同情那女人和小狗的遭遇。
人们常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但“漠然的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忠实的朋友”,我想这是人生的遗憾吧。 [200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