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百科 正文

狗粉和狗肉粉,什么仇什么怨?

扫码手机浏览

  今年的玉林狗肉节,很多东西都变了。 玉林大市场上,卖狗的人越来越少,买狗的人也越来越少。 血腥的屠宰场面消失了,被吊死的狗也消失了。 直到狗肉节结束的今天,爱狗的人和卖狗、吃狗肉的人之间的冲突已经不是新闻了。 很多人认为这一切,总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据报道,为了防止事故发生,无论是玉林市场还是垌口菜市场,穿制服的城管和警察随处可见。 爱狗的杨晓云说,现在她走在玉林里更放心。

  但是,网络狗肉节之争始终没有停止。

  感情失衡,矛盾升级,激化

  “吃狗肉是食物崇拜的表现。 ”网友“伟大的出版者”,是住在北京的哈尔滨人,10岁就开始吃狗肉,至今已经20多年了,但每年都和几个“狗肉”朋友吃好几次。 他把自己定义为“食物崇拜者”。 在他看来,吃狗肉的人和爱狗的人之间并没有根本的矛盾,只是感情失衡,矛盾升级。 “我第一次吃狗肉也是10岁。 吃完后很好吃。 那时,没有反对吃狗肉的声音。 和吃猪肉一样。 只是肉的种类不同而已”

  但是,这种单纯的对美味的追求和享受在这几年变了味。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当地人在夏至这天会叫亲友来吃狗肉、喝荔枝酒。 近年来被称为“荔枝狗肉节”。 自从“狗肉祭”开始,仰慕狗肉的人越来越多,端上餐桌的狗也越来越多。 渐渐地,“荔枝狗肉节”遭到爱狗人士的反对,2014年,两个群体的矛盾达到了顶峰。

  近日,微博被实名认证为北京某电影公司制片人的刁钰莹对《玉林荔枝狗肉节》发表的激烈言论再次引发热议,这背后也有一些“狗粉”在矛盾中的负面作用。

  对此,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后葛天任认为,吃狗肉和保护小狗并不矛盾,重要的是重视方式方法。 “必须改变想法。 吃狗肉只是一种饮食习惯,从文明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在区分不同种类的狗的同时,文明地屠宰,可以淡化矛盾。 其实,韩国现在不吃狗肉了。 我觉得这不文明。 这也受到了美国的影响。 ”

  因为不想理解对方并倾听,所以矛盾无法调整

  倾听对方的声音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方法。 网络上的两个群体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什么互相不能理解呢?

  “我从来没有去看‘狗粉’们表达对狗的爱。 我不听他们的想法。 我不想理解,也不能理解。 他们爱他们的宠物狗,我吃我的狗肉,不要干涉我吃的自由。 ”在“伟大的出版者”看来,“狗粉”的不理智会让他更加不理智。

  “伟大的出版家”也有养狗的朋友,会考虑一起吃狗肉。 “我吃狗肉。 我也喜欢狗。 我既养了朋友也养了狗。 我带你一起去吃狗肉,但他不吃。 我不停地吃。 ”他说。

  不仅听不到吃狗肉的人,也听不到爱狗的人的声音,反之亦然。 爱狗的“鱼儿在游泳”说,因为心里已经有了对吃狗和卖狗的人的偏见,虽然能看到他们的发言,但无意中觉得这是吃狗肉的借口。 她说,不能忘记狗贩子以高价伤害狗的场面,也不能正视在街上屠宰狗的场面。 她觉得这些已经突破了人的道德界限,让她看到了人性的冷漠,心里总有抵制她的声音。

  由于生气,两组人无法以平静的姿势倾听对方的声音。 每个小组都维持着自己嘴里的“爱”。 “狗肉粉”们保持着自己对食物的热爱。 “狗粉”们维持着自己对狗的爱。 不能客观地看待和倾听他们,缺乏客观性和冷静,感情就会变得偏执。 那时候,能听到谁的声音呢?

  心理咨询师杨医生认为,人们产生这些感情是正常的。 另一方面,狗是动物界里与人最友好的朋友,因此会引起人类对待狗的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 另一方面,吃不吃狗肉和喜欢狗是两回事,在道德和法律上不违法,不能凭个人或小团体的力量否决一件事。

  其实,反对的声音很珍贵,反对的声音一出现,各种难以控制的感情就会平息和反省。 反思,对一件事的意义特别重要,特别难得。 今年玉林狗肉节如此平静,不正说明“狗肉粉”和“狗粉”都在反思和成长吗?

  “狗肉粉”、“狗肉粉”没有根本矛盾

  干涉态度的强硬、卖狗杀狗的残暴,让事件变得矛盾起来

  从“伟大的出版者”和“会游会游”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把“吃狗肉”作为矛盾的,并不是吃不吃的问题,而是另一方强硬的干涉态度和虐狗杀狗的暴行。

  心理咨询师王老师认为,爱狗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但为爱犬、保护犬上路拦狗车、冲进商铺阻碍狗肉销售、禁止购买狗肉等行为值得商榷。 心理学有自我边界的概念。 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个人清楚自己和他人的责任范围,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害,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时候,自己的边界变得混乱,侵犯了别人的边界。

  而另一个在矛盾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卖狗和杀戮的残忍行为。 网友“白”质疑:“为了卖更好的价格,狗屋残酷地折磨狗,人性在哪里?” 在街上屠宰狗的时候,人性在哪里? 如果不是发生了这样挑战人类道德极限的行为,矛盾可能不会那么迅速激化。

  不少人认为“白”相近,对虐狗杀狗吃狗肉持更坚决的反对态度。 王老师说,人们的接受能力是有极限的,突破这个极限就会爆发矛盾。 虐狗杀狗者的行为已经突破了一些人的极限,因此出现了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

  关于“白”所指的人性问题,王老师说,在整个矛盾过程中,人性的复杂性让人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爱、自私、冷漠。 人性在各种事件中展现出不同的面孔,每个人都有他爱的一面。

  这场纠纷的主角,怎么变成了“狗肉粉”和“狗粉”?

  “白”不支持吃狗肉,但她表现出了充分的包容性,她表现出了她尊重他人的饮食习惯,至少她的矛头并不是指向吃狗肉的群体。

  “小白”的话令人反思,怎么想,这场矛盾的主角都似乎更应该是杀狗、虐狗的人与爱狗的人,究竟是什么让矛盾的主角变成了吃狗肉的人和爱狗者呢?吃狗的人处在食物链的“等食”一端,它们没有杀狗,也没有虐狗,只是食用。就像“伟大的出版家”所说:“我就是吃肉,和吃其他肉一样。 ”

  或许一些爱狗者会说,没有想吃狗肉的人,就不会有人卖狗。是的,有需求才有市场。但网友“盆”却指出,这对矛盾的主角仍是错位的:“爱狗者的对立面应该是卖狗、杀狗、虐待狗的人,吃狗肉的人只是一个食客。食客没有要求当街屠狗、残忍虐狗,是不是?如果说因为吃狗肉产生了卖狗贩狗人群,那么人还吃鸡鸭鱼肉,吃猪牛羊肉,怎么没见有那么多的‘粉儿’!”

  这番话说得强硬,却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狗肉粉”与“狗粉”之间的矛盾——狗贩、爱狗者、吃狗肉的人,三者之间究竟是怎么样一种关系?

  这两种爱如果能有度,在适当的范围内,用理智的行为让他人接受,矛盾双方就会和谐发展,也不会给哄抬物价的不法商贩钻空子的余地。辽宁大学经济学博士杨攻研表示,“狗粉”买狗是一种准公益、市场化的行为,却被狗贩子加以利用,哄抬物价,扰乱了市场经济中的物价形成机制,被投机者从中牟利,必然会导致市场进一步混乱!

  “伟大的出版家”在玉林狗肉节的相关交友群里了解到,在玉林,当地百姓把吃狗肉当成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近几年卖狗吃狗的人与爱狗者发生矛盾,一些卖狗的人利用爱狗之心,以狗作要挟,高价卖狗,哄抬物价,从中赚取利益。

  “狗肉节”纷争的出路,向人心和法律处求

  如果中国所谓的肉狗养殖有名无实,市场上的狗肉从哪里来呢?

  那么,在犬只屠宰方面以及检验检疫方面,我国是否有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个市场?

  但是,“理论上讲,严格遵照上述法律法规,规范乃至取缔狗肉黑色产业链完全是有可能的。”孙院长说,“然而现实是,一方面,这些法律文件大多是比较原则性的规定,对于这条黑色产业链的针对性不强,在执法过程中难以把握尺度。二是执法难度的问题,由于非法偷盗、贩售、屠宰犬只的行为往往是分散进行,很多都是类似于“游击队”的做法,有关部门的执法力量往往难以招架,一抓就散、一放就乱是很多地方的真实写照。”

  人有反省的能力,有选择的权利

  在这场尚未过去的“狗肉节”纷争中,心理咨询师王老师的认知更倾向于认为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有反省的能力,有选择的权利。爱狗的人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去保护狗,比如呼吁立法;贩狗的人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去对待狗,不要虐杀,而是人道地对待它们,它们也有尊严;吃狗肉的人,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去回应爱狗者,冷静处理双方的矛盾。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善念恶意会被他人感知到,人心的反省与重新选择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

  救狗收狗后,天津爱狗人士杨晓云认输了。网络视频截图

  后记:

  “我现在当魔鬼不当菩萨”

  问:“你不救那些狗了?”

  杨晓云:“不救了,我现在当魔鬼不当菩萨……和你们同流合污。”

  问:“明年再来吧?”

  杨晓云:“明年不来了。”

  问:“你今年认输了?”

  杨晓云:“认输了。”

  “…… ……”

  在一片讪笑和当地人各种意味的邀请声中,黑压压的镜头和人群一样,密不透风。

  “狗粉”和“狗肉粉”的心声 大家要听听

  “狗粉”是一群极端爱狗者,反对吃狗肉,他们把狗看得极其重要,犹如自己的亲人,愿意花高价买下待宰的狗们,领他们回家。他们认为——

  ●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尊重生命,也是对自己的生命

  网友“Kind”:狗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他是我的亲人是陪我成长的好朋友。请尊重生命,让自己活得心安一点。你可以不爱它,但请你别伤害它!

  网友“巧克亚力”:当人们任意宰割、杀食的时候,也是人类自取灭亡的开始。

  ●杀狗虐狗的行为太残暴

  网友“大石头521”:人的残忍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网友”肉肉“:为了卖更多钱,狗贩残忍地折磨狗、当街宰杀狗时,人性在哪里?

  ●食狗肉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网友“VivianLZ18”:狗贩子不择手段偷来的狗不排除会有剧毒残留,人一旦食用会有重大安全隐患。

  网友“家有吉祥三宝贝儿”:狗肉产业链基本靠偷抢,广西玉林还是中国狂犬病之都。

  ●不要用屠杀生命作为节日

  网友“yuqiaohuang”:我觉得冲突的主要原因就是,吃狗肉不应该作为节日。狗肉也是肉,法律规定是可以吃的。但这个狗肉节令人反感之处就在于,把屠杀作为节日。一个生命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杀掉做成吃的,这跟原始人有什么区别?

  网友“金魚公爵”:吃狗肉需要搞一个节日来公告天下吗?狗狗任人人宰割变成砧板上的肉,需要狂欢吗?

  “狗肉” 反对“狗粉”的另一群人自称“狗肉”,他们爱吃狗肉,认为吃狗肉只是一种食物的选择,无可厚非,经常与“狗粉”在网络上开战。他们认为——

  ●吃狗肉是一种吃的自由,强硬干涉不合适

  网友”死鱼“:爱吃什么是一种自由,只要是合法的,为什么不可以吃?

  网友“喜欢吃肠粉”:宣传爱狗有很多方式,极端主义就可以干涉他人?

  网友”稻田“:不少中间派倒向吃狗肉的原因:本来不吃的,看大家闹腾了,就偏要去吃。

  网友“陈花花”:一些所谓的爱狗人士把这个习俗上升为对一个地方人民的人身攻击。

  ●吃狗肉是民间习俗

  网友“陈花花”:这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习俗,世界各地很多都有吃狗肉的习惯。

  网友“江南白丁甲”:广东湛江肇庆广州乃至全省,江苏沛县、贵州花江、吉林延吉一样天天吃狗,狗肉是传统食物,食用狗肉不等于不文明!

  网友”盆“:狗肉是人们食物中的一种,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爱吃食物的权利。难道要全世界吃素吗?要让狮子不再吃肉吗?那生态区如何保持平衡?

  中立者 此外,还有不少保持中立的群体,他们对”狗肉“和”狗粉“表现出包容与理解,同时也看到两个群体存在的不冷静因素——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饮食习惯

  网友“yuqiaohuang”:我不反对你吃狗肉,猪肉,羊肉牛肉,任何肉。但希望不要以屠杀一种生命作为节日。

  网友”大汉“:如果大家都够冷静点就好了。

  网友“冬日兰竹”:人家的地方特色,外地人就不要管了。内蒙喜食羊,湖北喜食小龙虾,四川喜食兔,广东什么都吃,全国人民则喜食猪。

  ●美食文化无关道德

  网友“追浪木鱼”:任何一种美食文化,都无关道德问题,反对狗肉者,你们反对猪肉、羊肉、牛肉吗?

  网友“梧州山民”:回民不吃猪肉他们也不反对吃猪肉的人,我不抽烟不喝酒难道我要不准别人抽烟喝酒吗?凡事要讲理。

  ●吃狗肉是个人的权利

  网友“洋葱头763092”:只要不犯法,吃什么肉是个人的权利。

  网友“东郭二木”:假如大家跟着闹哄,反而正中一些人的下怀,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不知不觉中成为别人的帮凶。

  网友“小黑LA”:国家哪条法律规定不准吃狗肉了?

  网友“008”:小羊、小猪、小鸡难道不是可爱的生命吗?为什们它们被吃掉就理所当然?个人感觉,吃与不吃是个人的自由,无需打上冷血的烙印,跟野蛮和文明无关。

  网友“樱花小爱”:人吃不吃狗肉既不是道德问题也不是权利问题,而是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构建爱狗、护狗的社会风气。

  网友“fengyuping71”:与其抵制狗肉节,不如好好管好人类的生存环境和饮食安全问题。我们要抵制的是非法偷盗和屠杀、毒杀狗类,只要是健康的合法养殖的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