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百科 正文

猫的疾病80%以上都来自压力,且猫与人的脾气性格总在相互作用,焦虑的主人很容易有一只爱得病的猫

扫码手机浏览

  宠物医生说,他们的工作和儿科医生没什么区别。

  凌晨6点,酷开动物医院院长西幸生接到视频通话。 电话那头是一只叫“快乐”的美国短毛猫,呼吸急促,看起来很疲惫,拒绝了主人的接近,后腿也不再动了。 19年的经验表明,他一眼就心脏病发作,形成了血栓。

  对猫来说,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出现血栓意味着挽救生命的概率只剩下10%。 这个时候,离医院开门还有三个小时。 “赶紧去医院! ”他一边给出建议,一边呼吁住在医院附近的医生尽早就座。 放下电话,主人冲向医院,“快乐”的后腿越来越冷,反应也越来越弱,医生们也冲向医院。 决定宠物们生死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做猫手术的医生奚幸生|黄宇摄

  名声很好的宠物医院一整天都很忙。 猫奴们抱着各种各样的猫包慕名而来,投靠一位医生,叫包里猫的主人,治疗你能想到的所有疾病,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甲亢、肿瘤……有些人只是带着主人整理身体

  在酷贝动物医院第一次采访的时候,偶然遇到了颈椎不舒服的猫。 趴在特制的椅子上扎针,熏着艾条,一边眯着眼睛一边享受着。 我默默地揉了揉脖子,发现旁边还有一只英短苍白猫。 那太可怜了,针几乎扎满了左脸,表情有点僵硬。 看来真的病了。 主治医生丛培松告诉我是面瘫。

  医生丛培松在为猫熏艾灸|黄宇摄

  以前很少听说猫会得这么多病,但肯定是被惯得活的。 西生告诉我,这种错觉只是因为过去有限的医疗手段导致很多疾病无法诊断。 在他印象中,直到2000年左右,宠物医院的设备非常有限,当时带家里的宠物去医院并不少见。

  主人好像也不太想和猫说一天是怎么失去液体的,但是饭也吃不了一口。 那有点不好意思。 当时猫的主人还是主人,不是满不在乎地侍奉猫主人的猫奴,送猫去医院往往只是为了绝育。 像现在这样,一个员工哭着进领导办公室请了一天假,说猫的眼角发炎,出门的时候就会充满理解,被拍拍肩膀安慰。

  意外面前人与猫是平等的

  下午4点,喘着气的男人打来了电话。 猫跳了下来,虽然楼层不高,但据说猫已经奄奄一息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跑,怀里抱着猫,一边跑一边呼吸,医院临近了,又远了,他走错了路,人已经哭了。

  西幸生在医院内安排好急救的准备,出去接他。 男子已经不知道在医院附近转了几圈了。 混合着头上滴下的汗水和眼泪。 顾不上那种事。 他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救命,救命。 收到猫的那一刻,西幸生已经预感不好了,它也必须逃跑。 猫躺在氧气旁心跳消失了,但接着进行了抢救。 从医疗的角度来说,3分钟没有心跳,猫已经可以宣布死亡,但男人一直在哭,向医生们求助。

  因为已经过了十分钟,所以谁也没有停下来。 猫没有任何反应,西幸生对他说,再也没有什么机会了。 男子过了一会儿意识到,拉着医生还在按急救的手,听到猫被宣告死亡。 男人又哭了很久,一个人,蹲在医院空着的房间里,默默地哭着,又默默地离开了。

  猫并不是真的有九条命,但有些猫有点幸运。 有一天,一只叫“越狱”的猫真的“越狱”了。 对猫来说,窗外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有虫子飞,有鸟,或者是我们觉察不到的春天的气味,在强烈的诱惑下,猫爪拨开纱门的只有小菜一碟。

  “越狱”是从五层楼跳下的。 这不比住在十几楼幸运。 暂时放在空中来不及调整姿势,受伤更严重的可能性很高。 西幸生看到后,发现猫的腿骨有严重断裂和错位,脚伤也溃烂感染了。 出乎意料的是,还是怀孕的猫。 虽然上家医院提出“越狱”截肢,但西幸生决定选择更保守的治疗方法。 清创、手术……一个月后,越狱后重新振作,生下了三只健康的小猫。

  插图|周南平蛤

  切割成重伤动物在某些情况下是医生的首选。 因为它更有效率,风险更低。 但是,西幸生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会选择这种方式。 小动物的截肢手术通常不保存关节。 因为没有专业的假肢,剪到哪里结果都是一样的。 位置稍微高了一点,之后的处理也会变得简单,将来的行动可能也会变得方便。 尽管如此,西幸生也总是想把它们切得低一点,尽量保留关节。 他研究制作猫和狗用的假肢,所以他觉得有一天他能像他一样用假肢恢复行动自由,跳跃、奔跑。

  2004年,在骑摩托车的途中,西幸生失去了左脚和小腿,带着假肢生活。 他听了那天发生的事情,血肉模糊的腿,露出的骨头,去医院途中轻微的摇晃引起的难以忍受的疼痛,没有马上安排好住院时向医生下跪的恋人,还有躺在手术室里,医生给女护士讲的肉笑话和麻醉后,那些醒来后,他觉得脚痛,连脚趾都痛,其实,脚已经不在了。

  他给我讲了美国登山家艾伦拉斯顿的个人回忆录《127小时》。 那个男人在戈壁中断臂的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电影。 但是,他们不一样。 上帝不让他自己选择。 在意外的遭遇面前,人和猫,总是和其他生命一样脆弱无力,总是一样被动。 所以,他后来选择了整形外科,致力于动物的关节整形手术。 他想给手术台上受伤的小猫和小狗们更多的机会。 有时候,因为他们是他自己。

  【我们和猫的同居生活】

  不安面前,人和猫都无能为力

  凌晨3点,静音的手机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微信频繁点亮,又是一场看起来有10万人火的深夜问诊。 纳西里亚动物医院(志胜猫专科)院长郭志胜早已家喻户晓,这种情况一周出现三五次,他也不会感到震惊。 “郭老师,我的猫快死了吗? “那呼吸太过分了吗快了?”“你看它睡觉的姿势有问题吗?”

  照片和视频夹在信息之间被对方一股脑儿地扔了过来,他匆匆看完,发现视频里的猫并无大碍,敲出“没事儿,别紧张”,发送。他非常清楚,这个简短的回复并不会终结这场对话,相反,它将成为对方手里不愿松开的一根稻草,焦虑的猫主人少说也得拽住它一个钟头。他们通常会从猫咪今天的状况一直给他讲到某年某月猫生过的一场病,继而这场对话会演变成一场他对猫主人的心理疏导。

  这只猫叫“小小”,半年前它被诊断出慢性肾病,情况还算稳定。前几天,主人给家里添了另一只猫成员,气坏了它,强烈的情绪波动下小小不吃不喝,又拉又吐。主人吓坏了,变得异常焦虑,情绪的状况似乎没比她的猫好到哪儿去。

  下午刚刚带猫到医院检查,吃下一颗“定心丸”回家,晚上又自觉情况不妙,向大夫轰炸几十条微信问诊。小小那些无关痛痒的一举一动,都在她密切的监视之下――她已经几个晚上没睡觉,基本和猫保持着同样的作息,一旦猫离开自己的视线,她就会拿着手电到处搜寻它的身影,直到它出现在“探照灯”下,她才安心。

  比起其他宠物的主人,养猫的人似乎更加敏感和焦虑,宠物医生们在这一点上已有共识,小小的主人所呈现的状态,并不是一个特例。他们的问题经常以“它是不是快死了”开头,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好呢”结束。郭志胜经常会跟他们说,你把自己的焦虑缓解了,你的猫就会好起来了。

  医生郭志胜和他的“病患”| 黄宇 摄

  猫是极受情绪影响的动物,它们的疾病80%~90%都来自压力,最常见的是间歇性膀胱炎、心脏病、脂肪肝、疱疹病毒,严重的还有传染性腹膜炎等等。几乎一切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给猫带来压力。家里新来了另一只猫、狗,或者陌生人,邻居家的装修声和过年的鞭炮响,看病、洗澡、寄养及一切的外出活动,乃至于主人情绪的变化,都可能是它们致病的原因。猫与人的脾气性格总是在相互作用,焦虑的主人很容易拥有一只爱得病的猫。

  郭志胜给猫看病,情绪是他首要关心的问题。来的时候会问:“最近是不是让它不高兴了?”走的时候会嘱咐:“一定要哄它开心啊!”猫的主人最初还会反驳:“它能有什么压力啊?”这种态度难免就要接受一番扫盲式的再教育,接下来往往是低头认错,点头答应:“一定一定!”

  焦虑会传染,猫医生也很难逃脱。郭志胜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也很少吃饭,至少没有时间吃午饭。他的焦虑是兴奋性的,一般人很难看出那其实是抑郁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也很难理解他为什么会因此住院,只觉得他每天高高兴兴,忙忙碌碌,从未发过脾气,唯一和别人不太一样的,就是似乎永远也停不下来。几次见他,即便是看他站在眼前,那种忙碌的气场也会让人恍惚觉得他正在奔向四面八方,同时站在医院的各个角落。

  “他们都说我有病,你看我有病吗?”他告诉我,十几年来给猫看病,病症的诊断已经完全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压力,但是猫家长――这是他对猫奴们的另一种称呼――99%的人都像是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病。所以,一个最简单的绝育手术,他们也会要求他亲自操刀,一个细小的问题,他们也会在深夜反复求证。一个病症是否能够顺利地治好,就变成了决定一个家庭幸福感的问题。因此,他才停不下来,才没有不堪其扰。“你的孩子病了,希望医生什么样?猫的家长们一定觉得我这样才是正常的。”

  久病床前安乐死?

  许多鱼(化名)家里养了4只猫、13只狗、2只貂和1只刺猬,但她没见识过“传腹”的厉害。直到几个月前,她才开始认识它:治疗非常昂贵,非常困难,很多人会考虑安乐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腹”都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大约两年前,它才刚刚摘掉不治之症的帽子,治疗的费用通常是几万甚至十几万元。治还是不治,对猫的主人而言,始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验。

  插图 | 周南平蛤

  带“陈皮”治病的过程里,许多鱼见过很多人选择放弃。有一次,她碰到一只猫的主人在给朋友打电话,他说:“你不用拿座机给我打过来,这点儿钱我还是付得起的。”她告诉我,恰恰这句与猫无关的话一瞬间触动了她,让她可以理解对方的选择――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在乎通话的花销?有的人会放弃给猫治病,可能是真的迫不得已。

  那些主人们会哭,她也跟着哭。她也见过非常有钱的人,花几十万从国外千里迢迢地买只猫回来,得了“传腹”反而放弃,他们的理由是耽误不起那个工夫,安乐死可以让猫和主人双方都不受罪。

  许多鱼的猫叫“陈皮”,是去年10月5日出生的。就在那天,许多鱼家里一只叫“珍珠”的泰迪犬去世了。陈皮在朋友家出生,性格温厚得像只小狗,她珍惜这种莫名的缘分,就把陈皮抱回了家。所以,即便在别人看来,许多鱼和陈皮还并没有相处多长时间,没有多深厚的感情,她都不会放弃它。她不需要担心治疗的费用,但对于猫主人来说,钱不可能是唯一需要付出的代价。

  许多鱼开始每天陪着陈皮到医院打针,起初,早、中、晚各一针,后来变成每天一针。每五天,陈皮需要化验一次,许多鱼就会得到一摞厚厚的单子,数字高高低低,她基本看不懂,只知道陈皮从什么时候起又愿意吃饭了,什么时候又愿意玩儿了,互动的感受才是她真正的体检报告。一晃三个月,她想起一句话,久病床前无孝子。父亲生病的时候,她大概都没有这样揪心过。

  那种感受她很难形容,但大多数养猫的人却都能理解。有一次,医院来了一个老人,她的猫得了角膜溃疡,老人一再求大夫,一定要救救它。她说,前几天她不小心摔了一下,其实不严重,但她没有马上起来。坐在空空荡荡的家里,她想起去世的老伴儿和出国的子女,一时间就忍不住流了眼泪,猫凑过来,在她的身边蹭来蹭去,又把前爪搭在老人身上,伸长脖子舔舔眼泪。一时间,老人觉得,她的世界只有它了,所以无论如何,她都会想办法治好它。猫奴们还常说:“你的世界也许不只有你的猫,但你的猫,只有你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