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资讯 正文

省城流浪猫问题调查

扫码手机浏览

  “流浪猫很可怜,定时喂食,但喂食后流浪猫就增加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近日,西宁市城北区幸福小区居民马老师向本报反映,小区内流浪猫多,异味大,夜猫叫扰民。 有市民认为猫的问题应该有效地解决。

  流浪猫破坏公共环境

  “现在楼上的居民不敢打开窗户。 打开窗户就能闻到。 ”小区住户赵先生说,一下雨,味道会更大。 “特别是晚上,猫的叫声很可怕。 ”小区保洁员说,本来来吃东西的猫不多,但渐渐多了起来,清理猫粪非常麻烦,严重破坏了草坪。

  马坊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经常把剩饭放在草丛里喂流浪猫,草丛里有很多蚊蝇。 好心人希望这些流浪猫能生活得好一点,但会影响小区的生活环境。

  猫也需要生存空间

  “现在,高楼占据了小动物的生存空间。 大小区怎么接收不了几只流浪猫? ”城西区杰森花园区的居民孙先生说,应该给流浪猫一点生存的地方,但管理是关键,饲养者要好好打扫猫窝,尽量少打扰。

  杰森花园的居民中,“猫派”占4成。 爱猫的田老师说,流浪猫不会在人看得见的地方淹死,猫的习性是寻找柔软的土地和沙子,淹死后就会掩盖起来。 个别居民喂猫后,不打扫现场,增加垃圾,破坏环境。

  猫具备优秀的狩猎能力

  西宁市某仓库的保管人员介绍,仓库里老鼠活动频繁,经常给老鼠喂药、放粘鼠膏,但效果并不理想。 通过喂流浪猫来吸引流浪猫,几乎找不到老鼠了。

  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介绍,捕猎是猫的本能,主要捕食200克以下的小型动物。 官方数据显示,所有猫科动物都有很好的捕猎能力,菜单上有鸟类、啮齿动物、小型蜥蜴等。 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猫天敌短缺的国家均有发生,如几维鸟、鸬鹚因被猫捕猎而濒临灭绝。

  齐新章说,去年,他用手机拍摄了猫抓喜鹊的场景。 照片中,这只喜鹊的头明显比猫大,这只猫最终会咬喜鹊,但这只是特例。

  流浪猫繁殖速度很快

  齐新章介绍,猫的繁殖能力受环境、食物、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理论上猫有较强的繁殖能力。 成年猫通常每年可以繁殖两只幼崽,每只幼崽通常3到5只,小猫通常一年左右就性成熟。 研究表明,理论上,一对猫可以自由繁殖7年,形成巨大的种群。

  西宁一家宠物医院的医生王康说,从2015年开始,他每月免费为流浪猫做两三例不育手术。 王康表示,目前西宁免费治疗流浪猫的医院很少,而且不孕手术成本很大,需要更多的宠物医院参与,让大家更乐意救助流浪猫。

  有序管理减少猫患者

  流浪猫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在公共安全领域也同样存在危险。 齐新章称,另一方面,有可能携带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菌和跳蚤等寄生虫。 另一方面,善于隐藏和攻击,可能危害老人、孕妇和儿童。 除此之外,种群数量持续扩大,食物短缺后,许多个体被淘汰,甚至可能面临饥饿、疾病和死亡。

  西宁市流浪动物保护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流浪猫多为宠物猫,多为被饲主遗弃。 一些有爱心的人在小区、绿化带等地喂食,让流浪猫生存。 但这也带来了一些严峻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流浪猫聚集、繁殖,数量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救助组织的努力,一方面加强救助和保护流浪动物的宣传,另一方面集中爱心人士的力量,进行专业有效的救助。 目前,青海省一些公益组织还对流浪猫进行了抓捕、绝育、收养和收容。 流浪的动物在收容所受到照顾,有些动物被家人收养。 西宁市流浪动物保护协会与一些宠物医院合作,不定期对流浪动物进行绝育手术,使流浪猫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数量也逐渐减少,社会问题也逐渐减少。

  正在玩耍的流浪猫。

  扩充阅读

  善待流浪动物

  对于城市中存在的流浪动物,民间公益团体的救助力度有限。 单纯的救助治标不治本,只有有关部门出台了具体法规和措施,充分尊重流浪动物的生存权。 幸运的是,西宁市有关于流浪狗管理的明确规定。

  例如《西宁市养犬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市、县人民**应当根据本辖区养犬管理工作的需要,设立养犬救助场所。 犬只收容救助场所由公安机关管理,负责接收和处理按规定寄犬和没收的犬只。 **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民间动物保护组织和个人依法设立犬只收容救助场所,流浪、收留被弃犬。 具体管理办法由市公安机关会同农牧、民政等部门另行制定,报市人民**批准后执行。

  《西宁市养犬管理条例》还明确规定,狗只被收容在救助场所,对收容的主流浪狗,应当通知狗主认领。 自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无人认领的,按无主流浪狗处理。 对收容没收的犬只,应当只收容救助场所,采取必要的免疫和医疗措施,建立弃犬、流浪犬、没收犬收养制度,允许单位和个人收养。 只收容犬只的救助场所应当向社会免费提供只遗失犬只的信息查询服务。

  热心市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一点点做起,不抛弃、不虐待动物,用收养代替购买,用爱情代替伤害,善待流浪动物。 (窗边的蜡烛)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