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 如果眼睛有疾病或事故,失去了光,如何感受世界的美丽呢?
我相信我们已经感觉到电源关闭了。 特别是在没有夜色征兆的大范围断电,伸手够不到五指的时候,那一刻,我们很无奈,盲人总是处于这种无奈和黑暗之中。
看了最近上映的电影《小Q》,非常感慨
当生活抱怨工资不够、饭菜难吃、衣服不干净、深夜停电要骂妈妈时,和一天到晚黑的盲人相比能说什么呢?
盲人也要生活,也有出行的需要,导盲犬是盲人群体出行的最佳帮手。 但大众对导盲犬的认识、理解、包容还不够。
了解导盲犬的盲人导盲犬是工作犬的一种,是最早的工作犬之一。 可能有一些人听说过导盲犬,但见过的人寥寥无几。 为什么? 因为全中国的导盲犬也只有100只左右。 中国的盲人,比这个数字多得多,估计已经达到1400万人以上。
一项视力残疾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视力残疾患者1300万人,其中盲人约550万人,低视力约750万人。 我国每年新增盲人约45万人,低视力者135万人,即约每分钟出现1名盲人、3名低视力患者。 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是2013年的4倍,达到5000多万人。
导盲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见对于辅助盲人的日常生活和出行,需求差距非常大。
难得的导盲犬、导盲犬,需要经过个体筛选、性格培养、环境适应、技能训练,每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困难重重。
导盲犬被选中后,两个月就要过上“寄养”生活。 这是为了让狗能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 而且,必须接受堪比军犬的严格训练。
这个过程对选定的导盲犬来说非常困难,他们都经过了训练。 各种普通家庭的定点大小便、不能袭击人、不胡闹是基本。 因为导盲犬的实战场景是在室外,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中。 所以,不能在车里乱动,即使被打也不能反击。 最重要的是走到人行横道过红绿灯。 这是百分之百不能犯的错误。 否则,一旦带着主人闯了红灯,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台上的一分钟,台下10年的功勋,更何况一只狗,导盲犬之所以能成为导盲犬,不仅是因为它的忠诚和耐心,更是因为它蕴藏着无数的训练。 这些训练几乎填满了本应该是对狗放任自流和快乐的“童年”。
在不被理解的导盲犬社会中,其实充斥着很多对狗怀有恶意的群体。 不排除这些群体是因为他们为狗和其他宠物经历过不愉快的经历。 所以,在这些群体的眼里,他们极端讨厌狗。 包括和他没有公平的导盲犬。 所以,社会新闻中常见的狗毒杀事件,也是这些群体的杰作。
其实,导盲犬作为工作犬,不应该作为“宠物”来看待,它承担的责任比“宠物”的作用要高得多。 导盲犬长期陪伴主人,不仅在户外引路,即使主人在家睡觉突然醒来行走,导盲犬也要时刻守护着主人。 全年无休。
像这样尽责、无私奉献的导盲犬,常常被社会各阶层用有色眼镜看待。
餐厅、超市、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对狗的接受度也很低,导盲犬经常禁止入内。 他们的理由是“宠物不能进入”。 盲人往往想进餐馆吃饭,感到害怕。 行人也同样害怕不能理解,有时会骂导盲犬。
甚至在电影《小Q》中,任达华饰演的主人公盲人李宝庭,一开始导盲犬对小q的态度也很差,作为盲人的他觉得小q来了对他是一种侮辱,对小q大喊大叫,抓住小q丢在外面当然,这是电影想要遏制的表现手法,但这表明当今社会对导盲犬的接受态度其实还不够。
后来,盲人李宝庭真正发现了导盲犬小q在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意义。
接收导盲犬、接收盲人我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盲人交通出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 导盲犬作为辅助盲人出行的重要伙伴起着重要的作用,接收导盲犬就是接收盲人。
狗是人类忠诚的伙伴,导盲犬是里面的精英,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做伤害它们的事。 我们不叫,不拒绝,不抚摸,不喂食。
最后,用盲人歌手肖邦的作品《你是我的眼》的几句歌词向导盲犬致敬!
你是我的眼睛
领略四季的变迁
你是我的眼睛
穿过拥挤的人群
请阅读:
拉布拉多被选为最好的猎犬和导盲犬,优点无数,这条狗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