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资讯 正文

这个女人将活体大熊猫走私出中国,海关登记: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

扫码手机浏览

  现在,不知道大熊猫存在的人一定会被周围的人消化。 熊猫在我国和世界都非常有名,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是熊猫的形象,展示了它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

  现在大熊猫很有名,历史上也有记载,但在近代,熊猫确实是传说中的动物,生活在它们栖息地周围的人也几乎没见过,当地人也只能用模糊的形容。 熊猫真正能被世人看到,多亏了来自法国的传教士。

  法国传教士阿尔曼多戴维最初是对动植物感兴趣的外国人,1866年4月,戴维神父购买猎苑清兵,得到三张“四不像”麋鹿皮,送到巴黎,经巴黎历史自然博物馆馆长鉴定,发现是新品种尝到甜头的戴维听说四川宝兴县有许多一代奇珍异兽,还有许多新品种没被人发现,就被赶出穆坪东河邓池沟,担任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969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戴维路过一户人家李姓猎户的家时,意外在他家墙上发现了一张黑白相间的动物皮。 猎户介绍说,这种动物在当地被称为“白熊”、“花熊”、“竹熊”。 嗅觉敏锐的大卫很快就会觉得这种有趣的动物很有研究价值,这次无意识的发现可能填补世界动物研究的空白。 于是戴维雇佣了20多名猎人来搜索这只奇特的动物,3月23日,猎人们送了一只小“白熊”,可惜猎人们为了手机的方便只送了一层皮。

  5月4日,戴维终于得到了活着的“白熊”。 “白熊”毛茸茸的外表和可爱的表情很受戴维的喜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戴维萌发了把“白熊”送回法国的想法,相信他的同胞们看到这只“白熊”也会非常喜欢。 遗憾的是,这只“白熊”经不起漫长的山路颠簸和天气不断变化,在抵达成都前病死了。 戴维伤心地把皮做成标本送回巴黎。

  戴维成为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宝兴大熊猫的外国人,大熊猫的发现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轰动。 自此,西方探险家、游猎者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纷纷来到大熊猫产区,试图获得活大熊猫,但遗憾的是没有成功。 也许是没能发现,中途去世了。 由于狩猎和当地居民的收购,海外大熊猫的标本数量变得非常多,但熊猫是如何生存的却不知道

  到1936年,35岁的纽约女时装设计师露丝赫胥黎是新婚,丈夫**赫胥黎是狂热的探险家,结婚两周后去中国找大熊猫。 但**还没到大熊猫产地,就意外病死在上海。 于是露丝决定实现丈夫的遗志,1936年4月出发去了中国。

  露丝探险队里只有另一个华裔美国人杨昆廷。 人数有点少,但露丝并不是没有准备好。 她的丈夫**根据各种熊猫的相关资料分析了只有中国西部的几个地区生活着大熊猫。 另外,我接触了一些很可能发现熊猫的地区,也对熊猫的习性有所了解。

  9月26日,露丝和杨昆廷从上海乘船沿长江上升1500英里到达成都,穿过岷江山谷进入四川省汶川县的高山地带。 露丝探险队组织了一支10多人的队伍,开始了寻找大熊猫的艰难历程。

  11月9日,露丝们爬上海拔3000多米的危险山坡,穿越被大雪覆盖的竹林时,从枯木洞里传来了婴儿般的叫声。 当杨昆廷从树洞里提起这个毛茸茸的黑白小个子男人时,露丝简直不敢相信,她翻山越水,丈夫玩命,西方盛行着半个多世纪的神秘动物——大熊猫。 他们以为这个孩子是雌性的,就用杨昆廷妻子的名字命名为“苏琳”。

  考虑到以前熊猫路上的事故,露丝带着这只熊猫很幼稚,很快就到达成都,然后坐飞机去了上海,但她遇到了出国的麻烦。 虽说走私珍稀动物,但当时西方掀起了大熊猫热,前来中国寻找大熊猫的外国人也非常多。但中国**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更不用说保护措施了,真正了解熊猫的中国人也寥寥无几露丝因为入境时手续不完整,引起了出国的麻烦。

  之后,在朋友的帮助下,露丝只用了两美元就“行贿”,搭乘美轮“麦金利总统号”返回纽约。 在通过海关登记物品时,露丝把苏琳放进一个大柳条筐里,在海关登记表上写着“随身带着一只哈巴狗”,轻易欺骗了海关人员,“挤”出了中国。

  很遗憾,苏琳只活了一岁多,1938年4月1日死于肺炎。 苏琳死后被制成标本,在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 露丝也是第一个把活体大熊猫带入西方世界的人,所以被称为“熊猫夫人”。

  最后,露丝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虽说通过走私将苏琳带出中国,但正因为苏琳让西方世界陷入了疯狂,大熊猫在中国的地位才迅速上升,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开始限制外国人的狩猎活动。 到现在为止,没有走私熊猫的可能性,成为了有钱也拿不到的中国国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