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训练 正文

重庆小区养狗不拴绳,护孩族和铲屎官爆发怼文大战,结局有些意外

扫码手机浏览

  重庆大渡口区西城大道999号,位于白居寺公园旁边的绿地城区,2016年竣工。 小区里绿叶飘香,环境幽静,一到傍晚,小区里就少不了出去散步的老人和孩子。 当然,带着宠物狗出去散步的“铲屎官”(指养狗老板)。 大家互不干涉,和和气气地玩得很开心。

  就在一周前,铲屎官和儿童保护族还在进行文激战。 一周的骂战,骂了矛盾的根源,骂了难得的融洽。

  家庭保护孩子的32张“温馨提示”:

  没有罩子的大狗向我的孩子扑去,直接杀了他

  保护孩子的人的温馨提示并不温暖

  这样的提示一共32条,每个电梯旁边都有一条。

  小李为什么要写这种不温馨的“温馨提示”? 李先生说:“我的话有点兴奋,只是因为我是孩子的父亲。 ”。 今年26岁的小李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当天晚上8点多,他带着自己5个多月的宝宝在小区散步,遇到一只大狗站起来向他扑去。 虽然安全地避开了,但这件事让他很生气。

  事发后,李先生在业主群里向物管员反映,并向群里发送了温馨提示的电子版。 “但集团内的物管工作人员没有回应,养狗老板也没有回应。 ”李先生说,小区里曾有一只大狗向孩子扑去,不是个例。

  绿化带目前共有16栋客房开始入住,小李打印了16张,当晚9点多贴在每栋楼。 “我想让养狗的老板出来沟通,但我害怕狗老板,所以我留了电话。 ”李先生说,其实在留电话之前他也犹豫了一下,害怕被骚扰。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我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

  “铲屎官”陈述:

  怕狗绕过去,住别墅,呼吁文明养狗

  粪官们的反应,有点火药味。

  有一天,小区里的“铲屎官”们,在小李的发言中发表了一篇长篇大论,固执地表达了“直接杀了狗”的观点。

  这篇长篇大论阐述了四个观点。 一是对于当初开发商承诺在小区规划的遛狗用地,要让房地产引起重视。 二是回应李先生的发言,建议怕狗的人积极避免绕过狗。 如果你不能忍受有狗的环境,可以考虑住独栋别墅。 第三,希望不要传播“大狗有攻击性”的言论。 四是提醒部分养犬业主文明养犬。 同样,这句长句也被贴在了各个小区的大楼里。

  请在“铲屎官”上留下联系方式

  围观群众对小区的粪便官员长篇大论地点赞

  这位邻居在上面写道:“房子是给人住的,不是给狗住的。”以此来讨好对方“考虑别墅的居住方式”的观点。 他还强调,小李说“杀狗”的前提是“再扑向孩子”。 最后,“也请给掏粪官留个电话。 ”。

  当然,“铲屎官”的**也有让狗避开行走,让无法忍受有狗的环境的业主买别墅的发言。 一位8栋业主刘先生有点生气,说:“养狗的人没事了,都说看到人绕过狗。”

  作为文明的养犬,出门必拉绳的杨先生认为,后来“铲屎官”的发言也没什么大问题。 “像前面温馨的提示一样,用棍子打死所有人的话,会不会误伤了文明的养犬邻居呢? ”

  有点意外的结局:

  小区“骂战”后,双方首次融洽

  物管客服主管刘平说,小区所有楼下都贴上了文明养狗的提醒。

  “不习惯的狗,容易和孩子之间没有安全感。 狗误判孩子的动作,可能会伤害孩子,但如果玩得好,这个风险就可以控制。 ”刘老师是个坚定的儿童保护族,也拒绝孩子和狗接触。 正因为孩子喜欢狗,所以试着让孩子和熟悉的狗靠近。 现在刘老师也对小孩子和狗玩持开放态度,但前提是狗和孩子要熟悉。

  李先生说,在这次骂战中,养狗老板也在微信群里达成了共识。 无论狗的大小,遛狗必须佩戴牵引绳; 不管狗的大小,都要马上打扫。 小李说:“既然爱狗,就换个位置坐在铲屎官和儿童保护族之间,养文明狗。 有句话说狗不是好孩子。 一定是主人没有的。 ”。

  各方面的说法

  物管:文明养犬提示,一直在做

  养宠物狗的温暖注意

  刘平表示,此前小区确实存在大狗不拉绳引发的矛盾。 常在巡逻的秩序主管张主管还表示,去年也确实发生过大狗不用绳子受伤的事件,所幸经过协调,双方私下解决。

  此次“骂战”更大的意义在于为居民提供了沟通的平台,其实这个平台就在小区物管群里。 为什么没有有效利用呢?

  刘平解释说,小区有24小时物管服务电话和物管群。 另一方面,物管群每天平均有300多条信息。 小李当天晚上发送的信息应该很快就被涵盖了。 那个物管没有马上跟进。

  对于小区开放商承诺的遛狗用地,刘平表示,他们不是开发商的相关物管,将继续跟进这一情况。

  专家:养狗是博爱的,前提是是是恋人

  西南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道德研究所所长袁智忠表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饲养宠物来增添生活情趣。 广义上说,养狗是一种博爱行为,但博爱的前提是恋人,不仅指亲朋好友,也指生活中的邻居和行人。 爱意味着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感受,管好自己的狗,避免狗成为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导火索,更是养狗市民的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狗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心理上的恐惧。 也就是说,我担心它会被扑过来咬。 真正伤害人的是少数。 但是,主人说的“狗不咬”、“咬了我就有责任”之类的话,容易让对方心中的恐惧激化为愤怒。 ”袁智忠说,以此事为例,当事人李老师的话确实有过激和不妥之处,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发泄方式。 另一方面,养狗老板与其“互相”的理性讨论有助于融洽,但避免感情用事只会加剧矛盾。

  袁智忠认为,牵引绳不仅是主人对狗的管束,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纽带。 它不仅需要与狗联系在一起,而且需要始终在爱狗的心中。

  警察:如果狗伤害了人,可以当场抓住并关掉

  对方表示,根据《重庆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市民携带犬不得乘坐非小型出租车公共交通工具的犬乘坐小型出租车,必须征得司机同意; 携带犬只乘坐电梯时,应当将犬只放入犬袋、犬笼、抱抱、戴口罩。

  另外,很重点管理区域内携犬出户的,犬只必须挂犬牌、束犬链,犬链长度不得超过1米,并由成年人牵领。饲养烈性犬、攻击性犬的,必须在住所外显著位置张贴警示标牌;携烈性犬、攻击性犬出户的,除遵守本条相关规定外,还应当将犬只装入犬笼或者为犬只戴嘴套。

  此外,需要提醒养狗市民的是,该《办法》规定,对正在伤人的犬只,任何人均可就地捕灭。夏季的狗狗性情容易狂躁伤人,近期辖区已经发生几起伤人事件,虽然并没有发生过有人将狗狗打死的情况,但狗狗伤人,主人需承担相应责任;狗狗遭到伤害,主人也会伤心。因此,最好的办法就管好自己的狗狗,不对其他市民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小区养鸡引发打油诗互怼

  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城市森林,闭门闭户,让我们少了些曾经“远亲不如近邻”的温馨。这两起事件,矛盾最终都通过沟通得以缓和甚至化解,面对面的沟通自然是最好的。当无法面对面,甚至面对面会更加情绪化的情况下,其实我们不妨换个沟通方式。打油诗、**甚至檄文,其实都是备选项。

  当然,作为邻里之间沟通桥梁的物管,还有业委会,也理应发挥自己的沟通桥梁作用。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