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简阳市、金牛区相继对“不文明养犬”开罚单的消息引发网友盛赞。
养猫、狗等宠物本来是个人爱好,只要不干扰别人的生产生活,无可厚非。 但在现实生活中,养狗不拉绳、不拉屎、随意放养等不文明的养狗行为,会影响邻里关系、市容环境,重则引发诉讼。
市民点赞“不文明养狗”罚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对文明饲养宠物的期待。
管理好自己的宠物,不是“捞粪”的私事,而是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折射出城市管理的水平。 饲养文明犬,不仅需要“铲屎官”们的自觉,更需要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 成都市新整治的《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明确界定了“不文明养犬”行为,并给予惩戒措施。
文明养犬是养犬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社会与宠物和谐相处的必备条件。 治理“不文明养犬”需要形成合力。 从城市管理角度看,在创新社会管理手段的同时,必须完善公共配套功能。 例如,在小区内设置狗专用垃圾桶或粪便收集袋; 为注册养狗的市民发放狗绳、捡便器、标志牌等。
对城市管理者来说,既要通过“德、法”共治规范文明养犬行为,又要加强执法力度,倡导文明自律,创新宣传方式,唤醒文明意识,使文明养犬逐渐成为个人习惯和社会共识,使宠物与家庭、社会和谐相处。 到时候,“不文明养狗”的罚单肯定会越来越少。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