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重点管理区域内的一户人家只能养一只狗。 这是升级后的《苏州市养犬管理条例》最显眼的规定,很多爱犬人士都很关心。 到底自己所在的地方是这个区域吗? 以后真的只能养一只狗吗? 日前,苏州市人民**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市区养犬重点管理区域通告,明确各区具体管理范围。
公告显示区域决定如下。
一、吴江区:东至同津街,西至太湖边,南至云龙路,北至吴中交界。 同里古镇,东至同里湖西岸,西至同津街,南至云梨路、松北路,北至江兴东路。
二、吴中区:该区所有行政区域。
三.相城区:该区所有行政区域。
四.姑苏区:该区所有行政区域。
五.苏州工业园区:该区所有行政区域。
六、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虎丘区)本区所有行政区域。
今年9月21日,修改后的《苏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将于明年1月1日(元旦)正式施行。
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在养犬重点管理区域内个人养犬的,每户限养一只。 超过饲养限制数的狗,在本条例施行前依法登记的,可以继续饲养。
养犬重点管理区域由市、县级市(区)人民**根据城市建设现状、人口居住密度等情况确定、调整。
从此次公布的锁定区域来看,除吴江区部分地区外,苏州市区基本实现全覆盖,居民基本上每户只能饲养一只狗。 再过五天就元旦了。 家里有不止一只狗的伙伴吗? 你提前去注册了吗? 不要让狗成为“黑户”!
据苏州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邱建平介绍,“一户一犬”是首创,是根据苏州人口和犬只逐年上升,但城市空间资源有限的综合考虑决定的。 “特别是重点管理区实行限犬饲养,是有效控制犬只数量、积极防范犬只伤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的需要。 ”
那么,除了“一户一犬”之外,元旦开始新的《条例》还需要注意什么? 爱狗的人马上再来复习一遍!
要点1 :用证书创建证书!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刚才说的是,超过限制数量的狗依法注册就可以了,但是很多人连家里的第一只狗和唯一的狗都不注册。
养犬人应当在犬只免疫后,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公安机关申请养犬登记,取得养犬登记证。 未经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养狗年龄超过4个月的狗。
同时,本市依法对饲养的犬只实施动物狂犬病强制免疫。 犬只年龄在三个月以上或者免疫间隔期满的犬只,养犬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犬只注射兽用狂犬病疫苗,并取得畜牧兽医部门颁发的动物狂犬病免疫证书。
顺便说一下,不能个人养大型犬、烈性犬。 同样,在本条例实施前依法登记的,可以继续饲养。
对大型犬标准和烈性犬品种目录,由市公安机关会同市畜牧兽医部门、相关行业协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要点2 :带狗出门前请仔细考虑
首先,为狗挂上狗牌。 其次,狗想带它去哪里,当然不能想。 特别是现在有很多喜欢散步和跑步的伙伴,所以狗也想一起去健身。 注意,这不行。
《条例》表示:“狗在酒店、庭院、封闭式公园、健身步道、机关、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养老院、医院、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此外,带狗外出时,应扎1.5米内的牵引带拉领,或抱着或放在狗袋的狗笼里,记得携带清洁工具,及时清除狗的室外排泄物。 乘坐电梯应当采取拥抱、为狗戴口罩等措施。 乘坐及时清除犬只室外排泄物的电梯应当采取拥抱、为犬只戴口罩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该条例明确,养犬人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有效约束犬只,致使犬只危害交通安全,造成交通事故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犬只伤亡责任应当由养犬人自负。 第三点(养犬还涉及个人信用)据公安部门统计,2017年,苏州市养犬吠投诉7579起,2018年以来养犬吠投诉4569起。 2017年以来,苏州大市范围内共接种狂犬病疫苗约21.6万人,平均每日383人。
因此,新修订的《条例》加大了养犬扰民伤害处罚力度,包括罚款、不注册养犬等。
此外,新《条例》增加了相关信用记录和惩戒内容,养犬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或者违法饲养大型犬、烈性犬伤害他人的,公安机关对养犬终身不办理养犬登记。 相关处罚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按照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违法行为人为转移人口的,相关处罚信息一并纳入流动人口积分管理。
实际上,这样做并不是一件难事。 为了怕狗的人和被狗困扰的人,也为了狗自己和自己,可以饲养新的一年文明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