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狗的回家路》目前已接近尾声,“狗电影”18年来价格较高,但真正赚钱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一条狗的回家路》最终3200万左右的票房成绩也预示着《狗电影》的没落。
据统计,2018年上映了13部“狗电影”。
点燃市场热情的是2017年3月上映,以黑马之势撞上了6亿票房的《一条狗的使命》。 2019年初,由同一作者**布鲁斯卡梅伦的另一部小说改编的《一条狗的回家路》上映。 这只猫的眼睛分数是9.1分,比8.9分的前者好,但成绩还不够。
这让人感慨,为什么前后的价格和“一只狗”不一样。
13部“狗电影”扎堆上映
观众的审美疲劳
在岁月的长河中,狗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伴侣,家庭的成员。 从《导盲犬小Q》到《忠犬八公的故事》,再到《红犬历险记》,反映人与宠物狗之间真情的好电影数不胜数。
2017年《一条狗的使命》在北美上映后,票房平平,22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北美只取得了6400万美元的成绩。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内地市场低开低走,累计票房6.06亿美元,黑马成色十足。 国内的粪虫们用真金白银为主角“贝利”打CALL。
2018年,上映了《犬之岛》、《营救汪星人》、《忠犬大营救》等13部“狗电影”,但总票房不到1.6亿美元。 这类作品刚刚升温的市场热度降至冰点。 2019年,由同一作者不同小说改编的《一条狗的回家路》,依然无能为力。
整理以宠物狗为主题的电影,可以发现这类作品在整体结构上相似度很高。 狗寻主、护主,成为剧本创作的不二法门,观众容易陷入审美疲劳。
《一条狗的回家路》主要讲述的是狗贝拉与主人卢卡斯分手后,经过400英里的冒险之旅,终于回到主人身边,回家的故事。 这与《人狗奇缘》、《红犬历险记》等典型的“狗电影”,在叙事主线上相差无几。
“《一条狗的回家路》在某种程度上是《使命》的翻拍”,很多网友发表了类似的感想。 创作不可避免,故事吸引力直线下降,观众抛弃了电影。 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新颖的表现,也是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盛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塑造千人千面,成为创作同一题材作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九部新片同台上映
处境艰难
位于国内三大黄金档吸金c位,广袤的山峰成为春节档最明显的外部特征。 档期环境火爆,不少中小量电影纷纷成为规避黄金档期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一部电影要获得高票房,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质量,还取决于对手的质量。
国产现实题材作品《无名之辈》,能逆袭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前期宣传不多的逆境下,同期新片整体质量不佳的“送分”表现,成为该片长期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外因。
2017年3月,在经历了市场最残酷的春节厮杀后,阶段性环境相对宽松。《一条狗的使命》上映时,同期上映的新片只有4部。 刚刚进入农历狗年,电影上映很应时。 在观众选择有限的情况下,对这部电影投了很多注。
虽然赶上了“狗年”末班车,但《一条狗的回家路》上映时的竞争气氛很浓。 2019年1月18日,包括它在内的9部新片同时登陆内地院线大银幕。 此外,前期上映的《白蛇缘起》、《“大”人物》、《大黄蜂》等国内外好评如潮的影片,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众多选择面前,不仅观众被分流,排片率也进一步下降。 该片除首日达到11.2%的两位数外,随后节节下滑至5%左右,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相反,《一条狗的使命》前期的电影系列,中途从16%上升到24.8%,显示出了黑马的显色。
据统计,《一条狗的回家路》首日票房713万人,上映本周票房不足2000万人。 当天上映的《密室逃脱》、《掠食城市》市场成绩均优于该作品。 这部电影的市场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了。 市场竞争激烈,已成为电影“点赞”的重要因素之一。
宣传力的落差很大
产生票房收入的减少
没有人会捶胸顿足地保证,宣传能给电影带来多少票房。 不可否认,好的宣传对电影前期票房的提高是明显的。
对于同一个题材、作者甚至口碑一致的《一条狗的使命》和《一条狗的回家路》来说,爆发力是两者票房落差较大的主要因素。 在宣传力度和覆盖面上,“使命”明显优于“回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