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了一只猫,还想再养一只! 对许多初学者来说,养第一只猫时,心怦怦直跳。 我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想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些。 包括我在内。
但是,养了一段时间之后,一切都很顺利,要么傻得想再养一只猫,要么遇到流浪猫很可怜,就想带它回家。
但是,在迎接新的猫之前,你想过以下的事情吗:
原作猫可以接受新猫作为伙伴吗? 你知道新猫可能会带来传染病,危害家猫吗? 很多寄生虫在猫和猫之间会互相传染,准备好了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吧。 在高兴迎接新猫的同时,哪些问题不容忽视?
在这里,一切都以保护原作猫为中心,不仅保护原作猫的领土和权益,猫的健康也很重要。
有很多人犯了这样的错误。 我曾以为新猫很健康。 尤其是一些流浪猫,觉得给它们洗干净就好了,看起来很不错,但也因为这些无知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实际上,即使是专门的猫科医生,单凭肉眼判断,也不能保证猫是否有传染病和寄生虫。 许多传染病可能需要长期观察,包括猫传染病、猫白血病、猫艾滋病、猫冠状病毒和猫寄生虫。
大多数情况下,通过购买猫棚、捐赠朋友家、在爱心机构收养或收养流浪猫等这些方式获得新猫。
人们收到新猫后,经常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应尽量避免。
不给新猫体检。 有些人认为获得猫的方法是可靠的。 猫看起来很精神,体检很麻烦,费用也很高。 不给猫体检就带回家,甚至不知道新猫是否完全注射了疫苗,安全隐患非常大。 正确的方法是在新猫带回家之前,特别是第二只以上的猫,尽量去医院体检,根据情况完全注射疫苗。
不隔离新猫。 因为觉得没有必要,不愿意被隔离,不愿意被不断的吠,直接把新猫和原猫们放在一起,不仅有健康的危险,而且对原猫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一旦发生疾病的传染,你会后悔的正确的方法是新猫到家后一定要隔离。 如果体检完全没有问题,建议至少隔离一周以上。 有条件的话分成两个房间隔离是最合适的。 主人接触新猫后,也要注意清洁消毒,避免间接感染。
知道新猫有健康问题,就强行把它带回家了。 这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猫这么可爱,很可怜,我不忍心扔掉。 但是,如果知道新猫已经染上了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就这样带回家的话,以后就麻烦了。 也许有人觉得原作猫已经注射了疫苗,有抵抗力所以不用担心,但实际上疫苗保护不是100%。 如果长期接触传染源,猫即使有9条生命也无法逃脱被传染的命运。 到时候,新猫和老猫一起病了,主人伤心地要付医疗费,病情有可能重演。 那是很辛苦的事情。 正确的方法是,如果确定新猫患有特定疾病,必须领养,可以在医院或其他地方先进行治疗,治愈后带回家,从源头上消除疾病在猫之间的传染。
新猫可能带来的六种病上呼吸道感染?这是新猫的常见病,其中猫卡氏病毒和猫疱疹病毒占猫上呼吸道疾病的80%,即使原作猫注射了疫苗,短时间内大量接触病毒也会感染整个疗程需要2~3周,可能会反复感染。
猫艾滋病:猫艾滋病感染猫免疫缺陷病毒,可以接受血液筛检。 猫艾滋病是新猫的常见病,人们普遍认为猫艾滋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但实际上猫艾滋病也是通过唾液传播病毒的。 猫的牙龈发炎出血,互相舔毛的话感染的可能性很高。
猫白血病)猫白血病是通过猫的直接口鼻接触感染的,特别是4月龄以下的幼猫更容易感染。 血常规可确诊,感染猫可引起淋巴瘤、白血病、骨髓、免疫抑制等症状。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所谓的猫传染性疾病,猫经常呕吐、腹泻、便血、脱水,1岁以下的猫和没有打疫苗的年轻猫非常易感,致死率也很高。 成猫也会感染,但症状只比幼猫轻一点。
猫传染性腹膜炎:多由自身存在的冠状病毒突变引起,未能初步验证。 新猫会出现阵发性发热,逐渐消瘦、腹部胀大、腹部出现异常肿块,死亡率可能较高。 由于初期难以确诊,建议新猫一定要隔离,避免感染的发生。
猫的皮肤病(主要是皮霉菌病和猫疥癣。 皮肤病很少致命,但反复治疗,猫吃了苦头。 如果未被隔离实现,家中的猫有可能被感染。
新猫可能带来的六种寄生虫耳螨:也就是耳螨。 新猫常见的寄生虫病,尤其是流浪猫,发病初期可能完全看不见,除了隔离外,新猫的耳朵也建议定期听清。
跳蚤)一只母跳蚤能产500个以上的蛋,而且蛋是无色的,没有附着性,所以有可能被新的猫带回家。 而且掉落的东西到处都是,在不孵化的状态下可以在日常环境中生存1~2年,所以新猫到家前一定要检查一下。 如果不知道之前有没有驱虫,尤其是流浪猫,一定会驱虫,以免给家里从猫到人的跳蚤添麻烦。
猫丝虫(不常见,感染率也不高,但新猫感染丝虫时,对家里其他猫来说是定时炸弹。 非常需要驱虫,疑似情况可进行筛查。
球虫)是一种棘手的肠道寄生虫,健康的猫可能不会出现严重症状,而抵抗力较低的小猫、老猫或病猫,则可能感染后导致肠炎。 一旦感染,就很难完全清除,病情会反复。
梨形虫)猫腹泻常见病因。 带虫猫不一定会出现腹泻症状,但粪便排出的虫体可能会感染其他猫,同样难以根除。
线虫)常见的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不会给猫带来严重症状,但有人畜共患的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
1、新猫要驱虫先。
2、原著猫也要定期驱虫。
3、家中要定期清洁、消毒。
新猫虽好,千万慎重哦!实际的例子中,很多人养第二只猫,都是冲动之下做的决定。
第一只猫可能已经成年,慢慢变得不那么活泼好动,对家中的环境也熟悉了,不再好奇,可能也没有小时候那么好玩、黏人。看见新猫就忍不住想要带回家去玩,殊不知背后的风险也很高呢。
但只要做好了前期的各种准备,体检、疫苗、驱虫、隔离、清洁消毒,这些工作都做到位的话,也不用过于担心新猫的风险,这样你也可以很愉快的享受身为一个多猫铲屎官的无限乐趣哦!
你家养了几只猫?还想再养一只吗?
养猫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欢迎留言!有问必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