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不知道的是,存在已久的城市宠物患者,尤其是犬只患者,不仅给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烦恼,而且严重影响了人身和健康安全。 因此,许多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呼文明饲养宠物。 希望宠物主人自觉行动,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他人的安全行动,为十堰创文尽一份力。
大型犬在街上到处跑。
今年又有近4000人被动接种狂犬病疫苗
如果你还不知道饲养不文明宠物的危害,这个数据足够让人清醒。
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共有近4000人因犬猫等宠物受伤而被动接种狂犬病疫苗。 其中,十堰市居民占40%左右。
该科科长刘毅表示,从这几年的统计情况来看,宠物受害人数有增加的趋势。 去年,全市有1.8万人被宠物咬伤,受伤后到卫生设施接种狂犬病疫苗。 这个数据比前一年增加了30%。
“其实,被宠物打伤的人数还不止这些。 ”刘毅说,很多农村的人因为防范意识不强,有的猫狗受伤后就不接种狂犬病疫苗,来接种的都是害怕受伤得狂犬病的人。
刘毅说,亡羊补牢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最好的预防是未雨绸缪。 特别是对宠物主人来说,更要尽早给自己、家人和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
不文明的宠物会伤害别人,伤害自己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狗等宠物的市民越来越多。 他们养的狗从曾经的普通小狗、袖珍宠物狗,扩展到猎犬、狼犬、藏獒等大型犬、强壮的狗。 它们的出现,给市民的安全带来了危险。
家住三堰某小区的市民谭说:“现在小区养狗的人太多了,我家孩子才三岁多。 因为经常发生恶狗伤人的事件,所以不敢带着孩子下楼散步。 有时,我走在路上,看到大型犬,吓得逃跑了。 ”
在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城镇物业管理专题听证会上,养犬问题成为焦点问题。 市公安局副局长陈顺国在回答人大代表提问时表示,据公安机关初步统计,十堰市养犬居民家庭约占总户数的10%,养犬发生的环境卫生和治安问题日益突出。 全市3年来,犬类纠纷扰民、伤人等举报1060多起,城区630多起,大部分警察发生在小区内,市民对此问题反映强烈。 三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查处犬只伤害案件60余起,调解处理犬只干扰他人生活的投诉、纠纷440余起。
其中,典型案例为: 2016年8月17日,在六堰人民广场,一女子遛狗时松开狗链,奔跑的狗撞到晨练的市民柯老太,无防备柯老太身子一歪,倒在地上一动不动……
当然,这些狗伤人后,主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少则一千元,多则数万元,甚至更多。
政协委员建言为了文明而养宠物
我担心不断出现的宠物。 多年来,许多市政协委员呼吁文明饲养宠物。
市政协委员杨正良建议,由一个部门管理犬类,负责流浪狗和市民养狗,组建专业执法队伍,加强犬只免疫工作。 另外,只给狗编号,建卡装卡,便于管理。
市政协委员李俊山建议,尽快出台《十堰市城区养犬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在限养区范围内增设禁养区和禁散步区,禁止个体饲养烈犬和大型犬。 建立宠物监护人制度。 每只宠物应当登记户口,并填写宠物饲养情况、宠物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的宠物进出公共场所(超市、电影院、学校、机关、医院等除外),一律佩戴宠物身份证
市政协委员李军建议,制定规范城市养犬的地方法规,严格规范养犬责任,大幅度增加养犬成本,加大对违法者的打击和处罚力度,达到文明养犬或尽量少养犬的目的
多方联动加强宠物治疗
面对不文明饲养宠物的现实问题和创文工作的迫切需要,本市成立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高度重视,上月12日发行《十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双十行动”实施方案》,其中向“十大不文明行为”宣战之一面向不文明饲养,市城管综合执法局
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正会同公安、工商、畜牧等部门加大对城镇不文明饲养宠物行为的打击、惩治力度,倡导文明饲养宠物,大力消除潜在的安全、卫生隐患。
市公安局采取多项措施,治疗宠物和病人。 一方面协助我市制定宠物饲养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据。 另一方面组织社区民警联合社区居委会普及社区居民相关法律知识,提醒群众科学、文明饲养宠物。 在小区门口张贴“文明宠物饲养”温馨提示,并在小区发放文明宠物饲养倡议书。
此外,还将会同创文办、城建、社区、居委会等有关单位,对辖区内、小区等地流浪猫、狗饲养问题进行整治。 加强治安巡查,及时制止发现的不文明饲养宠物行为,惩治养宠噪音扰民等警情违法不文明饲养宠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