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目前健康存活的克隆猫尚属首次
实验时间缩短了7倍,怀孕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据悉,该克隆猫研究项目由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和博雅秀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横向课题资助,筹备于2019年,于2020年7月实施。
“受新冠肺炎流行的影响,实验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 特别是上半年物流基本停止,猫面临食物短缺。 在这期间,我们每天凌晨去海鲜批发市场批发海鲜,给猫做颗粒猫粮。 ”赵明辉说,“第二个瓶颈是猫卵子体外成熟。 因为我们的猫卵来自宠物医院不孕治疗时摘除的卵巢,这些卵巢采集的猫卵不能直接克隆,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在体外成熟。 经过大量的实验,最终通过添加适量的激素和生长因子,克服了这个难题。 《平安》克隆猫的诞生,证明了我们成功实现了猫蛋的体外成熟。 ”
不仅如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简化和改进了体细胞克隆方法,整个实验过程由原来的36小时缩短到5小时,使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7倍。 另外,采用了实验全过程只使用一种培养液的操作方式,避免了频繁更换培养液对胚胎的损伤,大大降低了操作风险,提高了实验的稳定性。 据悉,此次实验共克隆体细胞胚89枚,移植给7只代理母猫,其中3只怀孕,怀孕率达43%,居世界领先地位。
“平安”猫克隆技术带来很多应用价值
据介绍,猫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动物疾病模型和药物的开发,在生物医药领域、宠物行业、濒危物种保护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宠物市场开发方面,根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2019年国内宠物猫消费市场规模为780亿元。 目前猫体细胞克隆的市场价格在15-25万元之间,但越来越多的宠物饲养者在爱宠人士因病去世后,选择通过体细胞克隆的方式“再生”宠物。
采访后记:
20年制作克隆“牛”,进而成为克隆“猫”(坚持创新的“克隆”事业永远持续) ) ) ) )。
20年来,见证了某大学“克隆”事业的伟大创举。 2001年,莱阳农学院(现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董雅娟博士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只健康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牛“康康”与“两者兼而有之”,享誉全球。 2020年底,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明辉博士又成功培育出林猫体细胞克隆后代。 20年来,见证了青岛农业大学在动物体细胞克隆方面不断探索研究的创新故事。
“**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这给了我巨大的激励。 ”赵明辉表示,在当前我国社会重视创新的良好环境下,青年科研人员应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创新中国”而奋斗。
克隆猫“平安”(右)代理母猫孙军曲天泽摄
赵明辉博士摄孙军曲天泽仔细观察着克隆猫“平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