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训练 正文

国际小行星日

扫码手机浏览

  小行星是目前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命名的天体类型。 所有小行星的命名都要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体命名工作组(以下简称WGSBN )的审查、确认和批准,最后公布给国际社会,成为命名小行星的正式名称。

  小行星的名字怎么样?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下简称IAU )的规定,小行星的命名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1、姓名不超过16个字符

  2、语言好

  3、能以某种语言发音

  4、非攻击性话语

  5、与已命名天体名称不相似;

  6、不鼓励使用宠物名字;

  7、不得使用发现者自己的名字;

  8、因政治或军事活动知名的个人或事件,在本人死亡或事件发生后100年内不得命名

  9、小行星号倍数为1000,习惯上以特别重要的人物命名;

  10、个人发现者或组织不得在2个月内提议命名2颗以上的小行星;

  11、不允许以纯商业或商业性质为主命名;

  12、发现者在小行星获得永久号后10年内享有命名权。

  特殊类型的小行星必须遵循以下命名约定:

  1、木星特洛伊小行星:因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而得名。 其中,L4职位根据希腊人物命名,L5职位根据特洛伊人物命名;

  2、木星与海王星轨道之间的半人马小行星:因半人马族神话人物而得名;

  3、形成与海王星1:1共振的小行星:亚马逊人的名字

  4、与海王星形成3:2共振的小行星:因阴间神话人物而得名;

  5、经典海王星外天体:因创世神话人物而得名;

  近地小行星:因创世和除阴间之外的神话而得名。

  大多数小行星对地球没有威胁,但有些近地小行星不太友好或危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轨道与地球轨道交叉的小行星。 这种类型的小行星可能有撞击地球的危险。 截至2011年9月,发现中等体积大小的近地小行星数量约为19500个。 其中500多颗小行星的直径超过1km,如果这些小行星中的任何一颗撞击地球,将会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当然,人类不能重蹈六千万年前灭绝的覆辙。 无计可施。 针对危险的近地小行星,世界各国为此制定了观测计划,全都是针对近地小行星。 例如美国的“太空监测计划”、“近地小行星跟踪计划”、中国的“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等。 专门用于与地球“过度亲密”的近地小行星。

  面对巨大的潜在威胁,科学家们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航天和核技术的成果提出了许多防护方案,其中比较现实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措施:

  一个是在袭来的小行星上安装核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出运行轨道。 近地小行星有一定的运行轨道,发现危险对象后,可以提前计算撞击地球的时间,提前用运载火箭将核火箭发动机发送到其表面,固定在选定的方向。 核火箭发动机的特点是,只要核反应物和工程足够,就能产生持续的推动力,小行星无需考虑辐射防护和核污染。 这样点燃核火箭发动机,小行星就会慢慢偏离原来的运行轨道,和地球错了。 当然,如果不能一次性达到目的,可以连续重新装上核火箭,确保小行星远离人类摇篮。

  二是在小行星上装载太阳帆,使其离开原运行轨道。 太阳帆也用普通运载火箭运到对地球有威胁的小行星上,并将其按规定方向拧紧。 太阳帆利用太阳光光子撞击帆板产生的压力,即光压原理提供推力。 由于每平方米帆面上的光压力产生的推力很小,太阳帆面积必须足够大。 2004年8月9日,日本以火箭在太空旋转飞行的方式,成功打开了两个树脂薄膜太阳帆,分别在太空飞行2分50秒,证明可以利用太阳能压力获得推力在太空航行。 当然,在向小行星运行太阳帆的过程中,太阳帆只能以折叠状态收纳在运载火箭前端的保护罩内,到达小行星表面后展开固定。 太阳光持续作用于太阳帆上,其光压产生的推力最终改变小行星的轨道,失去与地球的交汇。

  三是在小行星附近发生核爆炸,慢慢改变运行轨道。 核装置也用运载火箭运送到小行星附近,当它到达预定方向的最近距离时,制导装置立即引爆核装药,立即释放出强烈的核辐射、冲击波、光辐射,以其巨大的破坏威力气化小行星的表面物质。 当物质从小行星设定的侧面流失后,重心偏移时,它就会逐渐脱离原来的轨道,无法一次性如愿,可以多次发射核弹头,确保地球安全。 有科学家声称,将一系列核弹头直接发射到小行星的一侧并爆炸,将小行星表面的一部分掉落,改变其运行轨道,使其避开地球运行。 这两种方法都比用核弹直接迎击小行星将其击碎更能节约能源。

  现代航天技术可以让宇宙飞船绕着小行星转,成为人造卫星,最终在其表面着陆,所以实现上述三种装置的运输不是问题。 阻止天外杀手扑向地球,安全距离拒敌,还有很多其他方案,但技术上比这三项措施更不切实可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