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期间,艾凡做宠物医疗志愿者。 本文均为受访者所用图
4月7日,深圳小狗被隔离后,获得“抗疫小英雄”荣誉证书的话题火爆。 根据深圳市场的监管,深圳成立了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宠物集中管理中心,接收饲主处于隔离状态无法照顾的动物们。
在瘟疫的封锁下,不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 宠物的生活、医疗也成为宠物主人最关心的话题。
在3月底进入封闭管理的上海,46岁的艾凡(化名)成为了小区的宠物医疗志愿者。 她8年来救助了200多只动物,有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的学习背景和临床经验。
在小区业委会的支持下,她治疗了误食巧克力的小狗,帮助14岁的老狗清创。 在很多情况下,她发现自己的职责是安抚因封锁状态而焦虑的宠物主人们。 在网上,她回答了主人们关于宠物医疗的问题。 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她建立了在线聊天群,与业主们提前计划安排无人照料的宠物。
她说。 “这里有人,大家心里就会踏实……希望大家站起来,支持宠物医生、宠物医生、宠物美容室的工作人员等饲养宠物的家人。”
艾凡和小狗在一起
以下是艾凡的故事:
在这次上海封闭期间,我家有两只狗、三只猫、一只兔子、两只龙猫和一只熊。 在浦东和浦西相继统一管理之前,我已经在家里储存了很多物资。 例如猫粮狗粮兔草、常用宠物药品、消毒和防疫用品等。 2020年初瘟疫后,我习惯在家里囤积这些东西。 因为生活总是有不确定性。 另外,我以前经常救助流浪动物,但宠物头套、绳子、毛巾家里也常备,所以物资上还是足够的。
统制后,我有8年救助流浪动物的经验,作为动物医学专家学习了3年的背景和临床经验,于是萌发了做宠物医疗志愿者的想法。 最初出主意的时候,我丈夫很担心我的身体和安全,但最后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如果真的有紧急情况,他也会支持我。 我很感谢他。
我住在闵行区。 小区里有三四百户左右的房子。 小区里很多人都认识我。 拿着航站楼放猫、遛狗、遛鸟,小区老板和保安都能看到。 很久以前,我就知道那栋楼里住着“埃文医生”。
要完成这件事,离不开业委会的支持。 我们小区业委会很好,五个负责人里有三户人家养了小动物,其中一人收养了一只获救的流浪猫。 他们很能理解封闭中宠物饲养者的不安。 于是,当我和行业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们提出这个想法时,他们非常支持。
业委会安排了小动物们救治的小房间,如果有人家的小动物不舒服,志愿者会送我去看病。 这样减少了与人的接触。 房间配备了酒精喷雾器、紫外线灯,也可以**。
上周,有一只博美犬误食了甜甜圈上的巧克力,主人很担心,找到了行业委员会的工作人员。 业委会通知我,我在自己家穿上事先准备好的防护服,赶紧走。 如果因为抗疫不能及时去医院,最好的选择是注入双氧水催吐。 小狗很顽固,不合作。 我蹲下用肘压住下半身,用手固定头部,另一只手用注射器注入,注入四五次达到理想量。 这个全程只有我一个人能完成。 幸运的是,小狗回家后,听了主人的话,这两天状态很好。
我还收到了14岁的老狗。 肛腺破了,一直在流着讨厌的液体,在流血。 我只能和主人沟通,暂时处理流脓流血的问题,建议主人解封后带着狗去医院检查。 用纱布蘸生理盐水,先排脓。 开消炎药,主要用痔疮膏止痒止痛。 这两天,主人很高兴。 他说,以前狗很痛苦,坐立不安,现在可以好好躺着休息了。
实际做宠物医疗志愿者,在实际医疗操作中得到救治的病例很少,多起到心理安抚作用。 我遇到简单的紧急情况,比如动物腹泻、清创、常见送药,要遇到真正重大的疾病,没有器材、医疗条件,我无能为力。 尽管如此,养宠物的家人想到附近就有这样的人,会更加安心。 最近,有个老板给我加了微信。 他的猫在封锁前两天从四楼掉下来,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告诉他只能给他开药。 你赶紧回家,我们医院关门的时候没有开门。 他需要什么帮助吗? 他说暂时不用,我想我会加你的。 万一发生了什么事,至少有具备动物医学知识的人在旁边。
在不违反冠状病毒措施规定的情况下,希望小区内有宠物或医疗经验者,宠物医生、宠物医生、宠物美容师等能够支持饲养宠物的家庭。
艾凡所在地区的志愿者们支援了宠物的医疗救治
以前,我看到了其他城市的新闻,比如深圳为宠物们准备了专用的隔离室,吉林安排了人员饲养宠物。
目前,我们小区集中隔离了不养宠物的业主。 但4月7日中午,我们小区成立了一个小组,提前考虑如果核酸检测阳性的宠物业主被带走隔离,如何照顾家里的动物。 现在小组里有20多人,有些家庭养了多种动物。 我们想做上门饲养志愿者,招募有饲养宠物经验的人做临时寄养家庭,让主人可以安心隔离。
这是瘟疫中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至少能照顾好自己的小区。 上海这次控制以前,我遛狗的时候给宠物主人发了微信,但是小区里没有养宠物的人分享信息的群。 现在有了这个小组。 一位业主加入群里表示惊讶,昨晚还很不安。 我担心如果有意外的情况,家里的猫狗也没有人管理,该怎么办。 现在我意识到我们小区里有这样一个小组。
这几年,我觉得上海在救助流浪动物、科普知识方面做得很好。 我身边的救援人员、宠物医生、救援组织一直发挥着正能量的作用。 我想在疫情中会有极端的情况,但我相信上海这座城市也从来没有失去过温暖,失去过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