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犬氏”装备解锁狗年
**雨陈建中
狗又称狗,是人类驯化最早的家畜之一,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早介入战争的家畜之一。 千百年来,“神犬奇兵”在战场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现代战争中,侦察通信、巡逻警卫、搜救排爆等军犬传统优势领域逐渐被高科技的信息化装备所取代。 但为了表达人类对狗的喜爱和依赖,许多武器装备仍以“狗”、“狗”等词命名。 它们上天入地,下海,各显神通,战雄胜雄,一身绝技,发展了兵器家族中的“生猛”力量。
迎接新春之际,请检查一下现代兵器谱中出现的“属狗人”的厉害角色,一边品尝“犬氏”的装备,一边进行新鲜的解锁。
“飞狗”各为其主,命运大不相同
说起近年来“飞狗”们的“进退进退”,自然有人高兴,也有人担心。
在俄罗斯新北极战略的号召下,“冬眠”近20年的“猎狐犬”米格-31战斗机悄然“醒来”,仿佛闪耀着第二春。 高纬度地区是猎狐世界,这种速度快、体形瘦的大型猎犬能适应北极圈寒冷的气候。 “猎狐犬”米格-31也是目前俄罗斯空天军在北极地区巡航的主力战斗机。
“猎狐犬”不擅长空中的“狗拳”。 美国高扬设计局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全天候高空高速拦截机,主要用于拦截侵入领空的敌方战斗机。 曾经的马赫3怪兽在冷战的天空中留下了很多传说,其中最有趣的是“猎犬”咬住了美国“黑鸟”侦察机的传说。 现在猎狐仍在现役,“黑鸟”早就卸甲归田了。
现在,在风吹草动的隐型战斗机前,1994年停产的“猎奇犬”有点旧了。 但作为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现役拦截机,其强大的远程空作战能力和惊人的动力性能仍然令人敬畏。 为了支持新北极战略计划,俄方已经将“猎狐”升级延长生命。 经过现代化改造,“猎奇犬”在航电、火控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其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达到240公里。 另外,机体和动力系统也进行了全面整修,有望恢复到性能峰值,适用于条件恶劣的极地机场部署。
再次重用的“猎狐犬”,在阻止高空高速目标的老本行之外,还扩大了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护送”的新功能。
据悉,随着俄罗斯提高北方战略安全、维护北极利益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俄军计划购买约100只新“猎狐犬”,至少服役到2030年。
与俄罗斯“猎狐”再次重振雄风的前景相比,一脸悲伤的美国“灰狗”就没那么幸运了。
作为世界上最快的犬种,灰狗(也称为灰狗)的速度可达60km/小时以上。 美国海军的C-2“灰狗”运输机虽然很胖,但速度也有635公里/小时。 灰狗的主要任务是为海上航母运送零部件、人员和邮件。 轻型货车两用灰狗舱肮脏、油腻、拥挤,但能阻止航母着陆和发射起飞的舰载固定翼运输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让人折腾的时间已有50多年。
美军对“灰狗”也既期待又厌烦。 另一方面,“灰狗”需要给航母送去“快递”,特别是飞机的发动机等零部件。 另一方面,也讨厌太旧、乘坐不舒服、故障率高、运行成本高。 就连家里的飞行员们也戏称自己是“拉狗屎”的家伙。 灰狗任务多,飞得频,故障多,真像一条累得疲于奔命的老狗。
2017年11月,“灰狗”在准备降落航母时坠海,截至今年1月,已从5600米深海中发现“尸体”。 据美国海军相关人员介绍,目前,30多架灰狗中只有9架可以飞行。 美军考虑从2028年开始退役灰狗,其功能逐渐被其他更先进的“多面手”所覆盖。 例如,预计2020年登舰的V-22“鱼鹰”。 目前,亚太地区美军需要更多的“万金油”型装备来应对更加复杂的多边局势。
总之,“飞狗”们各自为主,赢了雄与雌之战,谁能得势,还要看“主人”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野狗”埋头于进化,想要锻炼钢铁架
在比利时陆军第五轻步兵营的战术演习场上,一些动作敏捷、外形霸气的“野狗”成为了会场的焦点。 当然,这些“野狗”不是真的狗,而是性能优良的装甲车——“澳大利亚野狗”。
澳大利亚野狗与看家的“大黄”相似,容易被误认为是土狗,但它是澳大利亚最强的捕猎者,纵横于热带森林、草原、沙漠、高原等各种环境,适应能力强,运动、速度、耐力极佳顾名思义,“澳大利亚野狗”装甲车不仅具有超过90km/小时的最高速度和1000的最大行程,而且具有野狗般“耐造”的皮肤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澳大利亚野狗”是全防护车,车内机枪操纵位置也得到全面保护,有效保证了乘员的生命安全。 能够调整轮胎和轴距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和道路状况; 新部署的轻型遥控武器站能够满足全天候作战需要的车身红外信号特征下降,具备一定的隐身性能。
之所以具有如此优秀的性能,主要是因为前辈的第一代“澳大利亚野狗”一直“讨论”的“进化”经验。 1999年德国成功研制出第一代“澳大利亚野狗”轮式全防护车,装备德国陆军。 这些车辆随后部署在巴尔干地区和阿富汗,用于执行运输、侦察、指挥控制、救护和导弹发射等多项任务。 在阿富汗战场上,武装分子经常使用路边炸弹摧毁各种装甲车辆。 在实战中,“澳大利亚野狗”的底盘和侧甲经常受到损伤。 之后,研发人员为第二代“澳大利亚野狗”更换了更坚固的奔驰U-5000底盘。 不久,第二代“澳大利亚野狗”以全新面貌卷土重来,被多国军队纳入麾下,成为战士最亲近的伙伴。
目前,反馈式生产模式已成为装备开发的潮流。 这种“进化”模式,不仅可以解决部分用户对装备需求的燃眉之急,还能牢牢跟踪战场态势变化,解决装备“水土不服”的问题。
“二哈”华丽转身,洋溢着深蓝的野心
看起来像狼实际上却是一只来自西伯利亚的狗。近年来,哈士奇活力充沛、英俊潇洒的雪橇犬形象正一步步被网络表情包“颠覆”,“二哈”的昵称也不胫而走。
俄罗斯媒体近期披露,其第五代多功能核潜艇“哈士奇”级的外形已确定,预计于2018年完成初步设计,建造计划将列入俄联邦《2018-2025年国家计划武器装备》中。虽然这款“大杀器”的名字很容易让公众联想到萌萌的“二哈”,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它“温柔”的外表下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
兼具攻击型核潜艇与巡航导弹型核潜艇双重能力,是“哈士奇”级的最大特色。在世界范围内,其艏艉分段通用化设计还是首创,这种“一级两型”的设计成熟后也将用于下一代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研制。“哈士奇”级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水下武器库”,可发射鱼雷、巡航导弹、防空导弹、弹道导弹等多种武器。与战力极强但造价高昂的第四代“亚森”级攻击核潜艇相比,“哈士奇”级就接地气多了。这种“物美价廉”的模块化一体设计适于量产,既可以满足俄罗斯军方未来的战场需求,又可为克里姆林宫省下大笔银子。
据俄方官员透露,“哈士奇”级将装备“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这种巡航导弹虽然还未服役,但其最大8马赫的飞行速度早已声名远扬,突防能力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哈士奇”级还将装备可“上天入地”的机器人,这些无人潜航器和潜射无人机协同行动,将大幅拓展潜艇执行任务的多样性。
未来,作为俄罗斯海军的中流砥柱,“哈士奇”级核潜艇将成为影响国际局势与地区安全稳定的重量级砝码。
“犬氏”兵器大集合
■王柯鳗 王超
美国AGM-28“大猎犬”巡航导弹:“大猎犬”机载导弹实际是一种喷气式飞行器,装有400万吨当量核弹头。该导弹的研发仅用了30个月,却从未被用于实战。
美国AGM-12“小斗犬”空地导弹:美国第一代战术地空导弹,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全天候中程、中低空舰载防空武器系统。
英国MK1/2“警犬”防空导弹:上世纪50年代,“警犬”导弹横空出世,这种要地防空武器系统主要用于对付高空高速飞机。
“猎犬”无人侦察机:“猎犬”无人机活动半径大,续航时间长,且成功执行过数百次侦察、监视和目标截获任务,升级后还将具备投**确制导武器的能力。
英国“斗牛犬”教练机:2001年,英国皇家空军最后一架“斗牛犬”教练机退役。该型教练机产量不大,却曾在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役。
苏联米-4“猎狗”直升机:上世纪50年代,苏联研发的米-4多用途直升机打破了当时的多项直升机世界纪录,大量装备苏联海空军。北约代号为“猎狗”的这款直升机,曾称霸低空多年,也是中国直-5直升机的原型。
M8“灰狗”轮式装甲车:原本作为一种轻型坦克歼击车来设计的“灰狗”,改行成为轮式装甲侦察车后,37毫米口径火炮的火力显得游刃有余,也填补了美制轮式装甲侦察车的空白。
英国“赛犬”A式坦克:尽管“赛犬”A式坦克只装备了4挺“霍奇基斯”机枪,却凭借跑得快的优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英国陆军立下汗马功劳。
美国M41“沃克猛犬”轻型坦克:朝鲜战争中,在中朝军队联合打击下吃尽苦头的“沃克猛犬”坦克热销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仍有用户使用。
“斗牛犬”转轮**:作为微型个人自卫武器的“元老”,“斗牛犬”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曾被用于暗杀美国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
(本文刊于《**报》2018年2月9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