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女儿十几岁的时候。
刚入冬,我下班回家,看到单元门口有一个鞋盒,里面有小猫,鞋盒旁边有一个小碗,里面有猫粮。 小猫躺在鞋盒里,我看到有人站起来,对着我喵喵叫,一边叫一边发抖。 应该很冷,很可怜的样子。 小区里有很多流浪猫。 这可能是有人放了鞋盒当猫窝,没多想就上了楼梯。
到家换衣服后,我告诉妻子楼下有小猫。 本来是聊天的,女儿听了之后,说得下去看看。 没办法,我又换了衣服和女儿下楼了。 小猫一看到有人来了,又站起来喵喵叫了起来。 女儿看到小猫可怜的样子,就要把猫抱在家里养。 这下麻烦了。 家里的条件不适合养小动物。 而且,我也没有耐心侍奉那些。 而且,主要是妻子对小猫小狗的毛过敏。 我说了拒绝的理由,因为女儿不干了,小猫很可怜,说一定要收养她,哭了。 我拗不过女儿,所以给妻子打了电话。 妻子真的不行。 小猫的毛过敏了,胳膊红了,真的养不了。 这下麻烦了。 我不养楼下的女儿。 楼上的妻子不同意。 于是我和女儿商量,我们能不能找个好心人收养猫,女儿说她送我的,看到有人收养她得放心。
首先想到的是院子里放着自行车的小屋。 小屋的主要房子与小屋相邻。 因为是平房,而且小屋的地方很大,所以他家养了好几只小猫和小狗,有一段时间养了两只鹅。 他想,也许他家也不亚于这只猫,于是带着女儿,拿着纸盒子到了车棚,但说起情况,车棚老板坚决不同意。 他说,现在养的这些猫狗等,我养得够了,而且想送人,所以不要。 我看人家态度不好,只好带女儿去。
我和女儿在小区里走着,想着谁家能收留这只小猫。 突然,我看到隔壁大楼的老奶奶在院子里散步。 虽然名字什么都不知道,但这位老奶奶听说她相信什么,心地善良,不仅经常买野猫狗喂火腿、鸡肝等小区,还把馒头塞进老鼠洞里,说老鼠也是生命。 我一看到她就高兴,想到连老鼠都给她喂馒头的人一定能收养这只小猫,马上来到她面前,和她说了这件小猫的事,并问她是否要养。 真没想到,这位老奶奶既不养也不养,也不理我,听了我的话,转身就走,把我的地方晾在那里了。
没办法,我和女儿又在附近找了一个收养小猫的人。 那时,妻子打来了电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是知道没能发送。 告诉我,如果真的送不出去就抱回家吧。 在阳台上用纸坛子给她筑巢,她不碰就行了。 真的送不出去也没用。 这样女儿就高兴了。 拿着鞋盒快步走了回来。 快到我单元门口的时候,我又想起了一个绰号叫邋遢王的邻居。 他住在一楼,只有他和他的儿子,家庭条件不好。 他喜欢收养流浪的小动物。 我赶紧去他家敲门,他正好在家,跟他谈起这只小猫,他马上就同意了。 啊,真的“仗义多宰狗一代”,不是很有名。 他接过小猫一看,发现小猫有毛病,判断小猫的主人因为小猫生病而把它扔掉了。 感谢他带女儿回家。 途中,我对女儿说这就放心吧。 女儿还有点不甘心。 小猫病了,这位叔叔说能治好。 如果我们抱着小猫回去,我们也不会治好病。 那不会是伤害了小猫吧? 女儿终于释然了。
这次送猫这件事让人感慨良多。 抛弃小猫和小狗的人们,既然没有这份爱就不要养。 既然养了,就必须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