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每个宠物诊疗机构只有一名合格的执业兽医。 (视觉中国/图)
“这时,她还在对我笑,忍不住打了我一巴掌。 ”
很难将眼前脸色发白、声音温柔的年轻人和“医骚”联系起来。 方成人生中第一次对别人“下手”。 对方是他宠物的医生。
2020年10月,方成将宠物猫带到上海某“网红宠物医院”就诊。 诊断结果为三级牙石,需要手术洁牙。 花了将近6000元,但猫在手术前去世了。 医院方面给出了麻醉过敏的死因,方成质疑猫的死因是“**的使用方法错误”和医疗流程错误。
律师提醒,根据现行民事赔偿规定,宠物被视为个人“财产”,即使胜诉,赔偿金额也与市场上一只同类猫的价格相同,方成的猫只是一只田园领养猫。
一年来,他先后向监管部门投诉,向纪委举报,并向法院提起上诉。 2021年11月,双方最终和解,医院赔偿包括诊疗费在内的数万元,方成也与上述主治医生和解。
“为什么宠物医院收费那么高? ”“宠物医院怎么选择? ”“事故维权怎么这么难? ”人类医院这样的问题,宠物医院是必不可少的,但原因完全不同。
目前市场上不缺宠物医院,但兽医数量严重不足。 东西方小动物临床兽医大会(由30多个市级行业协会组成)发布的《2020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 (以下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我国宠物诊疗机构数量达到2.3万家。 然而,宠物医院的执业兽医不到3万人,平均医疗水平令人担忧。 也就是说,平均的宠物诊疗设施只有执业兽医一人。
近年来,在资本大幅注入后,街边的“夫妻老婆店”也逐渐取代了连锁医院。 不少受访者表示,目前个人工资与每月“理赔量”挂钩,各家医院最主要的考核目标是销售额,“一进客户,就背指标”,过度的医疗问题在所难免。
在连锁管理下,宠物医院这个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正在向服务业靠拢。 更何况在宠物医院这样的新兴行业,现行的法律、规章、医院、兽医的业务流程、操作等几乎没有标准,医疗事故发生后,维权往往遭遇取证困难、不可能的尴尬。
“(现在)这个行业除了钱什么都不缺。 ”一位兽医这样说。
猫最初的症状是皮肤过敏,主治医生建议筛查过敏原,价格2400元。 后来,医生说猫的牙结石很严重。 牙结石是诱发宠物牙龈炎、口腔炎的原因之一,严重者也可能引起败血症。
方成同意了刷牙的手术。 送医不到半天,就有人说:“医院来电话了,猫不行了,你来见最后一面吧。”
虽然来到了医院,但主治医生微笑着宣布猫死了。 死因是麻醉过敏。 “对方用说‘猫没事了’的轻松语气,下意识地打了对方。”方成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代价,医院决定报警。 医院院长提醒方成,如果尸检达到一级轻伤,可以要求刑罚。
方成翻了回家后猫五个月前在美国的看病记录。 当时他还在美国留学,美国医院的病例中写着“轻微牙石,等级为0到1级(最高4级)”,对猫的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方成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过度消费了。
方成向警方报案,不断要求调取猫的诊察记录、麻醉录像。 医院方面提供了近3个小时的监控视频,但中途出现了数十次跳跃帧,方成怀疑视频经过剪辑,无法显示完整的麻醉过程。
视频不完整,也没有尸检的地方,方成只能从病例中得到。 关于麻醉过敏的概率,咨询了很多兽医后,得到了“有可能,但概率非常低”的回答。 在医生的指导下,他查阅了美国兽医协会关于小动物麻醉计量、程序的文件,比较了家猫的用药情况。
根据诊疗记录,医院给猫打了三种麻醉药。 首选镇静药物多米尼翁是肌肉注射药物,在医院误服静脉注射。 第二种舒泰疑似过度使用,第三种麻醉逆转剂西津醒来只能用狗,但喂给了猫。 视频显示,猫麻醉后无人管理,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
过了一段时间,另一位有过类似经历的宠物主人找到了方成。 他第一次知道这是这家医院五天内发生的第二起麻醉过敏事故。 在书信往来中,院长不承认医疗诊断和程序有过失。
由于该医院与某国有研究机构有承包合作关系,方成给上海市纪委写了举报信,质疑该医院的资质和能力。
一年来,与方成有类似经历的数字宠物主人不断投诉和举报,终于在10月份收到纪委的回复。 相关人士表示,医院未经同意使用研究机构的招牌是违规的,合同到期后,未来将中止两者的合作。
2021年6月,一家宠物医院正在对宠物进行身体检查。 现在,宠物的体检和治疗,价格往往几千元。 (视觉中国/图)
开医院需要“背靠大树”方成开大势评估APP,但这家医院的评估还在4星以上( 5星满分)。
《上海法治报》近日,有报道称上海某宠物兔在宠物医院治疗后死亡。 其主人质疑医院渎职和过度医疗,在大众点评APP上给予“差评”,但措辞过于激烈,被医院以名誉侵权为由告上法庭。
以服务业为主的评价体系似乎不适用于医疗机构。 复旦大学公布的《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显示,全国排名第三的三甲医院人民**总医院( 301家医院)在评估APP中仅为2星,评分集中“就医时间短”“体验差”等。 享受星级待遇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该院排名全国第二。
在百度上搜索“加入宠物医院”,帕德格在首页排名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2006年,曾接受美国股票上市公司Popett (股票代码: BQ.US )千万美元级投资。
刘强所说的续订服务,一般被解读为“备受好评”。
“自己做流量很麻烦。 加入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和对方说话。 我们本来就是大品牌,和他们合作协商。 使用我们的品牌会更便宜。 ”刘强解释说。
我怎么才能开宠物医院? 刘强说,经营宠物医院的证件包括兽药销售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辐射安全许可证、环评批复、消防审批及其它流程,最关键的是要有“动物诊疗许可证”。
根据上海市《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医院面积必须大于200平米,具有手术台、X光机或者B超等器械医疗设备,还有至少4名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的兽医。
“上海的标准在国内是比较高的。”刘强说,“前两年上海的宠物医院开得太猛,今年审批标准抬高了”,原本满足面积大于150平方米,只要三张兽医资格,“现在都只能挂靠大型连锁了,背靠大树才好乘凉”。
刘强提出的报价是50万,包含了所有店面装修、医疗设备等硬件,总公司还会派专员指导如何开店、经营,后续每年支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但店内所有的药品、医疗用品、宠物用品都必须从公司渠道进口,公司保证价格低于市场,同时提供兽医专业培训。
难点是如何同时招到四位兽医。刘强说,公司也有办法解决,他们和一些大型连锁诊所机构都有合作,可以一边招人、一边借人。
所谓借人,实则借证。目前中国所有毕业于动物医疗相关专业者都能报考执业兽医资格证书,但并非所有人都会从事医疗工作。多余的证书会被出借给需要的诊所、医院用于开店。
农业部曾明令禁止出借证书的行为,要求一张证书只能绑定一家医院,杜绝“一证多用”的乱象。但这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借证问题,因为市场缺口太大。
前述白皮书显示,中国执业兽医师7.8万人,助理执业兽医师3.1万人,但只有约30%从事宠物医疗工作。依照全国《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具备手术能力的宠物医院需要至少3名以上执业兽医”,现有医生储备远远无法满足。
资本跑马圈地1985年,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开设了一个小动物门诊部,被视作我国宠物医疗行业的起源。
2015年上市公司瑞普生物(300119.SH)投资入股瑞派宠物医院,标志着资本正式入局宠物医疗市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要属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行业进入“跑马圈地”时代。
2018年8月,高瓴将旗下近700家宠物医院和与国内知名连锁宠物品牌瑞鹏的400多家医院整合,成立“新瑞鹏”,成为国内首个“破千”门店的宠物医疗集团。
就连美容行业也想参与宠物赛道的追逐。日前,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688363.SH)宣布推出国内首款玻尿酸配方高蛋白全价粮。官方介绍,该猫粮具有一定的医用价值,坚持食用可起到滋养皮肤、顺亮毛发、改善关节、保护肠胃等多重作用。
2017年,唐倩将经营了6年的宠物诊所卖给了某头部连锁医院。她毫无留恋地清空了所有股份,庆幸自己卖在了高位,“后面的只会越来越便宜”,因为行业洗牌已经开始。
唐倩出具了一份标准合同,巨头们大多会和个体宠物医院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分三期向个体户们支付收购款,“专业兽医并不懂兼并收购里的门道,签订合同后会非常被动。”唐倩曾就职于金融行业,便充当起不少同行的顾问。
首先是控股权,有些合同是全资收购(100%),有些是控股收购(51%)。“很多人对医院有留恋,不舍得全卖,但小股东的49%股权却很可能成为烫手山芋。”因为在这些合同内,规定不能转让剩余股份,大股东将小股东绑在了一起。
而且很多个体宠物医院都属于小微企业,在税务和员工社保上可能并不规范,这些漏洞共同组成了原先利润的一部分。但收购后,大股东为了满足未来上市退出的要求,将合规的成本也分摊给小股东,这不仅影响了医院的利润和小股东的分红(净利润为负则不分红),还将上市可能产生的利益全部归于大股东(小股东没有母公司的股份)。
更“要命”的是,这些合同里规定了原先的医院采购权、装修权、财务安排等统统上缴大股东,小股东完全处于两眼一抹黑的情况,连医院真正的经营状况都搞不清。
唐倩观察,目前市面上无论是直营门店还是加盟店,都对大股东的供应链极度依赖,虽然大股东同样按比例收取利润,但巨头们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小股东支付的管理费、培训费、采购费等等。
“就像是客户养着小股东,小股东养着大股东。”唐倩形容,而这无疑让负责具体经营的小股东以及门店兽医背上更沉重的经营压力。
目前,大多连锁医院对医生都采用“客单价”考核,给每个前来医院的宠物主人规定了隐性消费标准,“敲开医院门的瞬间,医生就背了任务,这样畸形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呢?”
“越开越亏”怪圈宠物医院是暴利吗?程峰在这个行业已经超过十年,目前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型宠物医院,他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在上海外环以内,租用一家200平米的门面价格为每月两万多,加上水电等至少要三万。
器械多是一次性投入,比如一台全新的进口X光设备(DR机)单价是20万元左右,降低成本的唯一方式是摊销到每一次检查费用中,而宠物由于寿命远短于人类,正常设备使用这块往往会入不敷出,这也解释了很多宠物主人的抱怨:为何医院存在过度医疗。
在国内,大量宠物用药来自进口,这也抬高了成本。程峰解释,一瓶成分和人用药几近相同的抗生素,采购价格可能是人用药的20倍。“宠物药品市场规模太小了,国内的兽药研发能力弱,而且考虑经济效益,会优先研发猪、牛等经济动物药品,而不是宠物。”
为了增加收入,有些宠物医院选择“铤而走险”,有南京的媒体报道,2020年10月,南京市某宠物医院将一瓶成本2000元的进口违禁麻醉药,拆分成一毫升装,并以6000元的价格出售给客户,遭到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的处罚。
但最贵的还是人力。程峰透露,一名拥有执业资格、有2—3年操刀经验的兽医,每月底薪为1万—1.5万,绝大多数医院还有业绩提成,比例在10%—20%间,最终到手的月薪能有2万—3万元,医院还要为每两个执业医师配备一名助理,“那些大型连锁的医院(待遇)可能更高”。
程峰明显感到,这两年的用工成本有大幅上升,而且行业流动性很大。
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发布的《2019宠物医院发展报告》显示,国内有近60%的宠物医院,日均接诊量不到10个,近年来行业迅速扩张导致宠物诊疗机构过多。80%-90%宠物医院年营业额在300万元以下,月营业收入不超过25万元。
激烈的门店竞争加剧了兽医的短缺,医院只能花更高的价格雇用兽医,这又进一步推高了门店经营成本,整个行业正陷入“越开越亏”的怪圈。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伴随而来的正是一系列收费乱象。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方成、刘强、程峰、唐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