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源和宿主理论上绝大多数恒温动物易感染本病,其中主要为犬科和猫科,蝙蝠、龋齿类(黄鼠狼、野鼠、松鼠等)也易感染狂犬病,因此主要传染源为狂犬病犬和病猫,主要为唾液间歇性排毒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极为罕见。
传染途径通常由狂犬病动物唾液携带病毒,主要是咬伤(抓伤,动物多舔指甲)和伤口被带病毒的唾液污染,也有其他途径的存在(如胎盘感染、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等)。 国内外已有一些文献报道了器官移植引起狂犬病的发生病例。 当然除了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以外,几乎没有其他方法,所以不用担心。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咬伤部位影响狂犬病的发病率。 调查显示,四肢体干较头面部咬伤发病率低,主要由于四肢体干周围神经分布较稀疏,病毒不易沿神经通路侵入脑中枢神经。 同样,伤口越多、越深,发病机会越多,发病率增加。
潜伏期长短调查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非常大,老年人可达1年,短者可达1周左右。 一般大多数在2-8周内发病,且有调查显示,伤口离大脑越远,潜伏期越长。 据网络媒体报道,有些人在狂犬病病毒潜伏20年后发病,这些只是一例,或证据不完整。 (适用于个人,被狗咬了20年以上就不会发生狂犬病。 )据此,我瞬间取下了压在我心里多年的石头,担心如果潜伏着病毒,该怎么办。 实际上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狂犬病在1年内发病,1年以上的发病很少,但实际上这种事件不会发生在某些个体身上。 不要被某些偏颇的报道吓倒。 如果你小时候被狗咬了,现在过了多少年,也完全不用担心。 我想一般不会再发病了。
发病症状因狂犬病主要累及神经细胞
临床症状主要以病毒感染症状(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等)及相应的神经症状(如水恐惧症、光恐惧症、吞咽困难、躁狂等)为主要表现; 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
大多数患者有低热、恶心、头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其次对光、声、风等刺激敏感。 早期诊断的意义在于伤口及其周围感觉异常,这是病毒侵犯局部神经元所致,一般持续2-4天。
兴奋期
此次患者神经高度兴奋,显著症状为极度水恐症、风恐惧症、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其中水恐症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典型患者看水、喝水、听流水声、谈论水会引起严重的咽肌痉挛
瘫痪期
这一期病毒引起的神经浸润更严重更广泛,可导致痉挛停止,患者表现安静,并可出现缓慢的一种瘫痪,尤其是四肢瘫痪比较多见,一般持续半天左右,最终死于呼吸肌肉瘫痪和中枢瘫痪。
预后差,从发病到死亡,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周,最终死于呼吸麻痹和中枢麻痹,目前对此病没有任何治疗手段和方法。 发病时几乎100%死亡。
被狗咬了怎么记住两步
首先处理伤口:被动物咬伤后立即用碱性液体(肥皂水是不错的选择)反复冲洗伤口。 伤口深的话需要扩大伤口,挤出狗的唾液和脏血(绝对不要压住伤口,避免流血是严重的错误。 不用担心血会持续流动。 那血完全不影响健康)。 一般不要包扎伤口。 如果伤口很深的话,需要打破伤风抗毒素。
接种狂犬病疫苗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请记住,有文献报道:接种疫苗后狂犬病发病率降至0.3%-0.5%,对防止狂犬病发病有非常明显的效果,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好,3天后接种可能失效。 原理是24h内接种是人为调动机体抗狂犬病病毒免疫进行病毒杀菌的作用,接种很可能无效)
一句话再次强调,处理伤口,24小时内接种狂犬病疫苗
重要的事情重复三次:
处理伤口,24小时内接种狂犬病疫苗
处理伤口,24小时内接种狂犬病疫苗
处理伤口,24小时内接种狂犬病疫苗
一旦发病,几乎无药可救,据文献报道,现代医疗手段最长只能延长17天,大部分在一周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