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训练 正文

有宝宝后,这样养宠物更安全

扫码手机浏览

  对于那些看着胖乎乎的喵星人、汪星人就走不动路的孩子们来说,拥有属于自己的“毛伙伴”是最大的愿望。 其实,不仅仅是宝宝,大人看了萌宠之后也会忍不住喊“aswl”。 “猫狗双全”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呢?

  尤其是妈妈们,每天喂养宝宝真的很忙很累,但又累又忙,看到娃娃和宝宝的亲密互动,心情很快就会治愈。 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饲养宠物。 宝宝不生两个孩子,养宠物和ta一起长大,宝宝也不会那么孤单~~。

  但是养宠物真的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在我看来,它仅次于养宝宝。 同样,照顾吃吃喝喝,一天散步2~3次,定期打疫苗防虫,生病的时候去医院……。 因此,对于打算养宠物的朋友们,必须慎重考虑。 养了就有责任。 如果实在不能继续养下去的话,我会操作点心给你找一个可靠的主人。

  另外,有怀孕母亲或婴儿的家庭,饲养宠物时担心的事情会增加。 今天,我们来谈谈家里有宝宝,养宠物的事情。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没有养过宠物,在有宝宝之后,特别是宝宝小的时候,不建议自由饲养宠物。 另外,有宝宝不养狗的家庭,虽然看起来很有威严,但应该多考虑宝宝和他人的安全。

  很多家庭饲养宠物的初衷是因为喜欢宝宝,父母养育孩子的爱和责任感等。 那么,在饲养宠物之前,请先评估一下自己为宠物高兴的时间、金钱和耐心。

  在有孩子的家庭饲养宠物,首先,可以找到小时候的玩伴。 虽说国家解放了两个人、三个人,但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宝宝。 除了现实条件的限制外,很多宝宝从小就缺乏玩伴。 家里有宠物,会给孩子一种与父母不同的安全感,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其次,可以给孩子建立更强大的免疫系统。 瑞典和美国科学家合作的研究表明,从小就和小动物在一起的孩子反而更难过敏。 在孩子1岁之前,有接触宠物头皮屑和其他过敏原的经验,可以制造更强大的免疫系统。

  第三,可以帮助孩子更自信地成长在阳光里。 20世纪70年代有关于宠物与人之间感情联系的研究,特别是在儿童领域。 心理研究表明,儿童对宠物的依恋水平越高,自我概念、亲社会性别和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对于自闭症、感系失调等特殊儿童,饲养动物也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第四,让宝宝有爱和责任感。 饲养宠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孩子不能独立照顾宠物,但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分配简单的工作。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学会付出。

  第四,鼓励孩子探索。 在照顾宠物的时候,孩子会去研究宠物的喜好。 我朋友的孩子养了乌龟。 他不断地问父母怎么养乌龟,每天观察乌龟,并马上调整自己的养法。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能探索事物,精益求精。

  当然,关于饲养宠物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我们也必须重视。 毕竟,宝宝们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很弱,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很容易危害宝宝。

  首先,谈谈日常卫生方面:

  1 .饲养宠物前一定要带其体检,然后定期进行疫苗和驱虫(成年犬体内驱虫每3个月一次,体外驱虫每月一次,每年按时打疫苗)。

  2 .训练狗的基本生活习惯,最好在狗每天闲逛的时候排泄,比如在哪里排泄、在哪里吃饭等。 外出遛狗时,随身携带塑料袋和纸巾,马上打扫狗的排泄物。

  3 .保持狗的身体清洁,每天洗澡,勤剪指甲,修毛。

  4 .犬只进食后应立即清洗消毒犬只。 给狗准备消毒专用锅,可以单独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5 .最好每天清洗、消毒狗窝、衣服等,防止寄生虫存活。

  6 .犬只在家排泄时,必须立即清理消毒; 养猫的家庭,猫砂需要立即清理、更换。 因为粪便中也有弓形虫等寄生虫。

  7 .家里饲养小鱼、小鸟、乌龟等,最好把水槽、鸟笼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 另外,请多次提醒宝宝不要自己动手。

  8 .有宠物的家庭一定要多开窗通风,勤换床。 最好用吸尘器打扫宠物们掉下的毛。

  其次,宝宝和宠物的相处方式。 饲养宠物不仅是卫生问题,安全问题也非常重要。 只有决定宝宝和宠物的相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两者的安全。

  1 .宝宝和宠物可以很亲近,但不要太亲近。

  宠物作为家庭的一员,全家人对它有着真正深厚的感情。 但是,猫狗果然不是人。 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和危险。 我们可以和宝宝亲近和玩宠物,但不能太亲近。 最好不要让宠物舔婴儿的脸和手等。 如果宝宝皮肤破损,请多避免。 宝宝不要接触宠物的盆、窝等,接触后请立即清洗消毒。

  特别是宝宝的动物缘分再好,在外面遇到陌生宠物时,也不要轻易抚摸。 想碰的话,请咨询宠物的主人。 陌生宠物靠近时,请让其闻一下,不要突然乱跑或对视。 被视为受到动物的挑战。

  2 .教宝宝分辨宠物的情绪,不要接近兴奋的宠物。

  为了保护宝宝免受宠物的侵害,必须教宝宝分辨宠物们的感情。 小动物兴奋处于自卫状态时,请不要让宝宝靠近。

  小狗:抬起嘴唇,露出尖锐的牙齿,竖起背毛,嘶嘶地叫,低着头。

  小猫:弓起背,竖起背上的毛,耳朵向后缩,咂嘴和发出怪声。

  另外,宝宝会爬的话,爸爸妈妈要警惕。 因为几个月后,只是躺着的宝宝,突然变成发出奇怪声音、移动的“怪物”,宠物会感到恐惧。 如果宠物表现异常,不要过分责备,立即带宝宝或宠物。

  3 .避免宝宝和宠物独处。

  大多数情况下,自己家里养的狗是个好孩子,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让宝宝和狗一个人。 果然,如果两个完全不受控制的生物是一个人的话,擦火花的概率会相当高。 宝宝玩也没关系。 万一狗痛了,我会兴奋的来,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告诉宝宝狗狗睡觉、抱玩具的时候,不要上前打扰。

  4.不要在宠物面前喂宝宝。

  没有狗狗能拒绝美食诱惑,你在给宝宝喂饭前,最好先给家里的狗狗准备好美味午餐。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吃饭时,狗狗忍不住上前“抢食”,吓到或伤到宝宝。狗狗吃食时,不要让宝宝靠近,否则很容易让狗狗产生被抢食的错觉,这对于宝宝很危险!

  5.适当的保护宠物,告诉宝宝不能粗暴地对待宠物。

  在孩子面前,有时候宠物才是弱势群体。熊孩子玩起来不知轻重,爸爸妈妈一定要防止宝宝去拉扯、踢踹小猫小狗,这样也会激怒宠物,带来伤害。如果宝宝出现这种粗暴行为,无论这种行为是否是有意识,父母都应该阻止孩子,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是错的。

  6.提前让宠物熟悉宝宝的气息。

  如果在有宝宝之前家里已经养了狗狗,新妈妈不妨这样试试。在新生宝宝回家前1~2天,先让家人带一件宝宝的贴身衣物回家,让狗狗先熟悉小宝宝的气味,做好“预习”。一般这样熟悉后,等宝宝回家时能顺利不少。

  7.不要冷落宠物,让宠物和宝宝一起玩。

  如果在宝宝出生前就已经有狗狗了,那么宝宝出生后一定不要冷落宠物,这样不利于“团结”,这就和生二胎时,不能冷落大宝是一样的。如果宝宝出生后,狗狗还能得到主人足够的关心和照顾,它嫉妒或捣蛋的几率就会小很多。宝宝醒着的时候,可以让狗狗也参加到游戏时间里,宝宝睡着后,可以带它去散步。

  8.如果被宠物咬伤后,应该怎么办?

  如果家中有人被猫、狗咬伤之后,要立即用20%肥皂水充分清洗伤口,然后再使用碘伏消毒,最好是在48h之内注射狂犬病疫苗。注射第一针后,可以观察家中宠物,如果在10天内宠物没有发病,那么后面几针就不用打了。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十日观察法”。

  但鉴于我国的一些实际情况,按照卫生部印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要求,如果被咬伤或者抓伤出血(Ⅲ级暴露),就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最后要特别提醒爸爸妈妈们――

  我们父母如何对待宠物,孩子全看在眼里。所以,在你想大发雷霆之前,请记住,孩子们在看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