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训练 正文

没有融资 自己造血 他研发的汽车能上天

扫码手机浏览

  喜欢看科幻电影的朋友们,脑海里一定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在高楼林立的高密度城市里,高科技产品惠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错落有致的智能飞车在高楼之间飞来飞去,形成了一幅混乱繁华的城市图。

  这样的场景让我相信,自从汽车发明以来,人们就梦想有一天把它带到天上去。 现在,这样的梦已经不是梦了。 2016年,中国空陆两用飞机Hover H1问世,真正意义上的空陆两用小型飞机成为现实。 此次创见未来将介绍Hover H1的发明者——深圳市河内飞行科技有限公司CEO刘益华。

  刘益华,深圳市哈威飞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中国人民大学MBA和英国威尔士南大学EMBA,创业前在TDK、诺基亚相关企业领导团队多年。 2016美国国际无人机展在洛杉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世界无人机齐聚洛杉矶。 展会上,中国的空陆两用飞机Hover H1脱颖而出,引起了众多参展企业和观众的关注。 这个著名的地震无人机展的Hover H1是刘益华开发的哈比人,俗称“飞行汽车”。

  相对于其他飞车概念,Hover H1的尺寸是所有陆空两用机中最小的,仅为2米1米8,且能满足空陆两栖交通,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60kg,有效载重量75kg,单次完全

  这辆飞车的出现源于刘益华从小对飞行的梦想。 理科毕业的他心中一直有航天的梦想。 刘益华在创立夏威夷飞行技术之前创立了无人机公司。 他认为无人机可以代替人在空中飞行,但这不可能实现他的航天梦想。 他总是想发明能载人体验飞行乐趣的产品。 于是,他从无人机领域跳槽到了飞车,创立了HOVER STAR,专门从事私人飞机的开发。

  实践梦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民用飞机行业在国内并不兴旺,从设计方案到关键零部件,从功能测试到相关飞行控制系统,业内没有可供参考的产品,没有特别重要的零部件和飞行控制系统。 许多重要部件,如航线风扇,国内很少制造,而且市场上没有适合飞机的飞行模式,也没有相关的控制系统,给刘益华的研发带来了很多阻力。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打倒刘益华,他不断借助专业科研机构等外部力量,与厂家共同开发关键部件,并与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一起,开发适合自己产品的飞行控制系统。 经过8个月的时间,刘益华团队终于研制出了载人飞机Hover H1。

  经过认证和测试后,恰逢美国无人机展在洛杉矶举办,为了筹集更多资金,刘益华带着自己的飞机参加了展会,并在展会上一举成名。

  展会的成功让刘益华又开心又烦恼。 多家机构对Hover H1非常感兴趣,表示将订购500台试用,但对当时的刘益华来说,这一订单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因此无法接受。 Hover H1在开发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但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这是业界共同的瓶颈——电池密度。

  市售电池一般持续时间短,无法使产品民用化、商用化。 这种现状使得刘益华在融资上面临不少困难,原有的自我启动资金也逐渐见底,他只能寻找新的出路来维持公司和团队的基本生存。 因此,刘益华决定利用团队在飞机上的专业技术优势,开发几种运动产品——水下机翼,实现公司的造血功能。

  水下飞翼并不是与飞机完全无关的产品,它与飞机之间的技术是互通的,飞机运用空气动力学,运用流体力学。 游泳者和潜水者可以利用它实现表面漂浮、助游、冲浪和潜水。 对刘益华来说,飞机公司开发水上运动产品相对合理。

  由于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数据研究,这种漂浮、潜在、冲浪三用的水上运动产品——水下飞翼进入市场后反响非常好。 随着国内水上体育的爆发式增长,刘益华拥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优势,不仅在国内积累了大量代理商,而且在美国也备受好评。

  水下机翼的成功给刘益华带来了对未来的信心。 虽然水下机翼的市场前景可观,但对刘益华来说最终目标一直是飞机,他坚持认为在电池密度等技术问题突破之前,还是要继续实现他的航天梦想。

  纵观目前的飞机市场,业内和业外很多人都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期待这个高科技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但也有人表示,由于政策不明确和技术瓶颈,这个行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颠覆还需要很长时间。 刘益华表示,载人飞行器将在其他用途上实现其最大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