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澎湃新闻》从重庆市人大官网获悉,《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 (以下草案)已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2022年11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2022 草案内容涵盖犬只免疫与登记、养犬行为规范、犬只经营、法律责任等内容。 其中《养犬行文规范》一章专门提出养犬人和管理员不得遗弃饲养犬的行为。 目前,该草案正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重庆市相关机构已形成问卷,听取市民对养犬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在防止弃养宠物方面,全国已有相关规定出台。 例如,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福建省动物防疫条例》规定养犬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丢弃。 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还提出禁止遗弃饲养犬、猫,遗弃饲养犬的,由养犬登记机关收容犬,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这些规定有利于促进饲主文明规范养犬,也反映了社会大众的期盼。
在这期间,我和朋友在去地铁站的路上遇到了流浪狗。 因为正在休假,所以附近的企业很少上班。 看起来很饿,迫切想得到包在我手里的食物,紧紧地跟着我们。 同行的朋友担心抓人吃,我也害怕其他流浪狗围着不容易逃出去。 无主野猫犬一般活跃在城市公园、社区或城乡结合部地带。 这些的出现,与社会上遗弃饲养犬的行为不无关系,除了影响生活、担心生存状况外,也给社会带来风险和负担。
被主人遗弃的狗,面临着流浪、生死不明的命运,它们的流浪状态也危及公共安全。 不是所有的流浪狗都能遇到好心人领养。 对狗的主人来说,既然选择了它,就应该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爱护生命安全,对社会负责,不能不计后果地随意处置。 如果被遗弃的狗只携带病毒,或者攻击和吓唬周围的行人,后果会很严重。 流浪狗在事故中死亡时,也涉及遗体的处理问题。 如果只舍弃饲养的狗进行无序繁殖,属地部门的管理成本也会增加。 目前,在收容所、救助站、民间爱心组织、动物保护协会等机构中,能救治的流浪狗数量毕竟有限。
在生活中,放弃饲养动物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动物疾病、迷路、主人迁移等。 但无论如何,饲主都要充分考虑动物的生存和公共安全。 在开始饲养宠物之旅之前,你必须评估自己的能力和饲养条件,以获得美好的结局。 即使不得已和宠物告别,也应该给宠物找个安全的地方。 无论是实现动物福利,还是降低社会公众风险,都需要地方制定相关规定,禁止遗弃犬只。 禁养是治理的一环,要真正增强公众动物保护、文明饲养宠物的意识,就要细化相关措施,提高弃犬法律成本,让养犬人知道饲养宠物要负责到底,而不是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