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同样痛苦的马啸峰,今年3月,他的爱犬马小宝也因病去世了。 他想埋在生前最喜欢的公园里,但是考虑到公园可能会被拆除,所以选择了火葬。
据中国媒体报道,2016年,全国宠物数量已经超过1亿只,每1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饲养宠物。 宠物市场潜力巨大,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但很少有人为宠物着想。
从李辛和马啸天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中国人对宠物、生死观念的转变,这也催生了一个新行业的诞生——宠物的葬礼。
她发送了2224只小动物
吴彤并不认为自己属于“宠物葬礼”行业。 她甚至讨厌葬礼这个词。 “冰冷,灰色。 ”她喜欢称自己为“在小动物上成家的人”。
2015年,经过几次职业变动,在这所大学学习建筑的北京女孩最终选择了回归本职工作,创立了“Q-planet”品牌,为宠物打造了“最后的家”。
墓碑、骨灰盒都不重不凉,由樱花树、黑核桃、枫木制成,印有宠物头像和主人的话语,在阳光下散发出温暖的质感。 吴彤说,这样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家居环境,考虑到实用性,“还可以插上花,纪念分开的小动物”。
我听说过三年间她送了2224只小动物,流了很多眼泪的故事。 但是,她还是没能面对所有宠物的离开。 “本来,我看了很多离别的故事,以为自己会麻木,其实和我想象的不同,我越来越害怕那一天的到来。 ”
吴彤总是想起q,是一只今年13岁的可爱的狗。 她目睹了从年轻到衰老的巨大变化,头发变白,皮肤松弛。 我清楚地意识到有一天q小姐会离开她。 但她并不认为死亡意味着结束,她说:“还有下一个生命的历史,但可能不是在地球上,而是以某种我们不太了解的形态继续存在。”
这就是Q-planet诞生的初衷。 吴彤希望小q能有一个温暖的归宿,而不是把人们普遍的做法——茶叶罐当成骨灰盒。
这是一个全新的冷门行业,但吴彤认为自己走得还很顺利。 她可以把做的事情称为“商业”。 “因为自己确实是用这个吃饭的。”
但是,与其他业务不同,她没有积极进行任何宣传。 店里的第一张单曲来自弟弟的同事,之后依靠口碑来吸引顾客。 创业之初,吴彤彤试着发传单,收到传单的人看到“宠物墓碑”吓了一跳,马上扔进了垃圾桶。
后来,她跑了100多家医院,想展示自己的商品,但有些医院是禁忌。
但让她高兴的是,有些人已经学会了如何面对死亡。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三宝这个金毛主人,三宝走后,主人和女儿都很伤心,但这个主人仍然用健康的方式带领女儿走出阴霾。 同时,乐观勇敢地向三宝挥手告别。
离开体面
“就像扔垃圾一样。 ”2015年,看到乔乔的火化场景,李超心情非常不快。 当时对葬礼一无所知的他,为乔选择了“北京最好的宠物火化设施”。 但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简陋的环境、恶劣的态度还是无形的消费,他都非常失望,对乔充满了罪恶感。
李超决定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投入这个年轻的行业。 同年,“宠慕”诞生了。 宠物是宠爱,仰慕是思念,该店昼夜要为死去的小动物们提供最后的服务,安抚悲伤的主人。
近年来,随着宠物饲养者对火化认识、接受度的提高,宠物殡葬行业还处于摸索阶段,但被认为具有市场前景,很快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占领了中国城市,特别是二线城市。 例如,北京有27家宠物葬礼服务机构。
李超说,陌生人往往把葬礼和火葬混为一谈,但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火葬是更多的过程,葬礼更有人文意义。 ”。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日本电影《入殓师》,“这是细节,也是文化。 ”
29岁的莫莫在店里的殡仪馆里,一个安静、矮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女孩,经历了父亲去世后的无奈,选择了与人有关的葬礼。 后来,她开始考虑,如果自己养的西伯利亚哈士奇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她能不能把它好好送走,至少能做点什么。
来宠慕之后,她需要在火化师和殡葬师两种角色之间不断切换。 前者负责打扫宠物遗体、称重、火化。 后者往往不得不直接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倾听他们的倾诉,安慰他们的心情。
就像情感治疗师。 “吸收和消化负能量,释放正能量。 ”李超说。
对此,他深有感触。 乔乔离开后,至今李超不想面对养西伯利亚雪橇犬的主人。 “他在说那些事,所以我知道。 很痛。 其他客人怎么调节自己,让我转移他的注意力,在未来两周自己不会那么痛? ”
“虽然整个过程并不舒适,但通过亲身经历,如果客户能迅速摆脱这种情绪,就会有成就感。 这也是我们的使命感。 ”
即使没有主人,“也有人用‘闪’来送动物,但不会因为没有主人就不认真做”。
仰慕的大厅的墙上贴满了已故宠物的照片。 不仅有猫和狗,还有鸡和仓鼠。 每张照片下面都写着主人对宠物的话。 但让李超印象最深的是——“来世的春天很温暖,和孩子约好了,别忘了! ”他把这句话作为微信签名。
最后阈值
在没有行业标准的宠物殡葬行业,李超以自己的需求为标准,其中大部分依靠道德约束。
安乐死,宠物曾经提供过这项服务,但现在不再提供了,有时顾客提出这样的想法时,李超会极力劝阻。
例如,虽然要出国,但担心养别人的狗的客人,要求狗安乐死时,会说:“你病了吧? ”李超直接对顾客这样骂道。 最后他和这位客人协商,为一只没有健康问题的狗找到了新家。
但他心里明白,即使自己拒绝了这样的客人,也不意味着其他同行会拒绝。
同样被他阻止的是土葬和墓地。 “大多数顾客都在火化宠物遗体后都会问我,这骨灰是不是应该入土为安?我的回答是你觉得在北京什么叫入土为安?”谈到这里,李超显得有些无奈。
“在北京,无论在哪,不管是在绿化带还是公园,都没法保证,大家都会涉及搬家或者装修。”
让李超印象深刻的是,北京南边的一块宠物墓地被拆了,无数人打电话给宠慕,“我们这土葬了两年的狗,您那能火化吗?”
“我们之前定的规矩是,只要入土就不能火化,因为入土它会涉及腐烂,就会有病菌,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负面影响,但如果主人真的没有办法,埋了不超过三天,或者埋了超过两年,我们可以帮他,中间这段时间是真没办法。”李超说。
《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规定,动物死亡后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
北京市农业局兽医管理处副处长韩磊此前对媒体表示,宠物尸体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造成病源传播。
北京市的宠物数量约776万只,平均每年大概有23万只宠物死亡,但可能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宠物主人才会选择火化处理后事。这是李超在2015年经过调研后得出的数据。
他曾经在小区垃圾桶里翻出了一条狗的尸体,后来才得知这是一条养了十多年的老狗,但死后主人不知如何安置,只能随意扔在垃圾桶里。
“对我来说特别诧异,十几年啊,一只老京巴,死了就丢垃圾桶,什么东西都没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