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训练 正文

调研|宠物制品现状及研发调研情况分享

扫码手机浏览

  【专家分享】

  关于国家兽药产业联盟工作:成立于2017年,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下的专业性联盟集中在兽药行业技术创新、重大关键问题攻关上。 有72家联盟成员国,其中18家属于大型研发科研机构,40多家属于企业和社会。

  关于联盟在宠物疫苗药品方面所做的工作:

  第二项工作是联盟2020年的两次组织研讨会,并于2021年1月在广州向世界公布了中国首个宠物临床紧急开发药物名录。 清单发布原则是:第一次临床急救,第二次有一定市场,有需求量。 该清单具体为四类,包括肺部药物、眼部药物、心脏药物、麻醉药品在内的37种药品。

  第三项工作是宠物药品开发的瓶颈之一,是实验动物的调查。 国家在2020年发布了330公告,对人药转化为兽药的过程中要进行哪些实验进行了政策层面的沟通。 人药从未在犬猫动物上做过全面的实验,尤其是一些犬猫动物的生理特性、生长周期等与人不同,无法保证其安全和有效性。 例如,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可达10小时,而动物的代谢可达60小时。 所以,必须观察犬猫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后的影响、临床反应,不能将人药直接用于兽药。 这也是国家条例明文规定的。

  我们联盟主要针对行业技术要点、关键技术需求进行引导性发布。 关于将人的药变成兽药的实验,联盟会员提出了需求。 需要在哪里进行实验,在哪里找到合理的实验用动物,如何进行实验? 这也是我们联盟2021年的调查背景。

  中国兽药协会发布的年度兽药产业报告对十三五期间兽药行业进行了总结,体现了行业“三减二增”的特点。 3(1)企业总数从2015年的1808家减少到2020年的1665家;2 )每年兽药企业增加数量减少;2015年每年从数46家增加到2020年增加数十家;3 )中化药企业减少2 )1) 2亿多家大型企业增加

  目前生物制品开发现状:全球有40多家宠物药物研究企业,16家宠物疫苗生产企业。 例如美国的默沙东、德国的林德、中国的吉林五星等。 根据2020年宠物行业白皮书,目前中国宠物市场狗的比例在50%以上,猫的比例在43~46%,2020年宠物狗数量减少,宠物猫的数量增加了约10%。

  目前,国内犬猫生物制品市场在70亿左右,90%被进口产品占领。 特别是猫疫苗,国内还没有得到批准的疫苗。 宠物疫苗大约12亿个左右,国内目前狂犬病疫苗每年免疫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增加,从原来的30%-40%很快就要达到50%。 其他疫苗情况也随着猫狗养殖量的增加、重视程度,免疫要求市场逐渐扩大。 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已经批准了11个疫苗,其中狂犬病占8个。猫疫苗产品没有批次,但是批次了2个诊断试剂; 进入临床试验疫苗产品较多,近5年来有11个疫苗产品进入临床试验,其中弓形虫疫苗值得期待。 其次犬猫诊断和检测的市场空间也非常大,目前宠物医院一次检测80元左右。

  针对宠物疫苗和动物药品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限制和制约因素,1 )向人类药品过渡需要一定的实验室试验和临床试验。 调查了35家机构,发现国内目前能进行宠物医药品临床试验的只有8家左右,今后3年需要进行大量的犬猫临床试验。 2 )目前,狗有作为实验动物的标准,但猫没有任何国家的标准。 过去三年里有32家企业用狗进行了实验,25家企业用猫进行了实验。 使用的狗有比格犬的金毛权、田园权、泰迪等,猫有田园猫、英短猫、美短猫、布偶猫等,最高的一只狗售价高达8000美元,最低2000美元左右,同样每只猫最低1000元,稍微贵一点

  目前,据统计,未来三年狗和猫的实验动物数量在13,300---- 15,000只之间。 开发宠物药物,实验动物数量需要500只左右,宠物家庭疫苗实验室研究需要300~400只,进入临床试验至少需要200只实验动物,因此药物和疫苗上市时,需要300~400只

  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些很好的政策,大力鼓励宠物疫苗和兽药的研究,比如我们从2015年开始,就把宠物药物、疫苗的审查作为优先审查和评价,开辟了一条绿色的道路。 特别是国家发布了261号公告、330号公告,针对人使用化学药品如何转化为宠物的要求,明确给予了实验研究、申报材料的减免措施。 这是鼓励开展这项工作。 未来几年,国家将在以下方面继续鼓励和支持宠物药物的开发。 1 )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解决宠物医院临床特殊药物供应问题,创新制度设置,让临床医生有一定的吸毒自留权裁量权; 2 )促进宠物用药生产,监管部门允许宠物临床医生用药3 )允许宠物业主安全、友好地使用兽药,通过研发人员、生产者经营者在阳光照射的路线上进行宠物药品的研发生产,使该行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巨大的

  【QA】

  q )国内兽药企业正在布局宠物用药,研发、新药注册的难点在哪里?

  q )从目前批量出厂的兽药产品来看,从产品的稳定性、后端的稳定性来看,国内外的区别是什么?

  A )从15年至今,国家大力倡导国产化,近几年也陆续获批数十种药品。 完成相关试验后,可适用于狗和猫。 区别是两个方面。 1 )从药物上讲,实验的全面性和具体来说,国内与国外相比存在不足,国外的指标、靶点、观察非常全面。 例如,进行猫的实验不仅要观察猫的精神状态,而且从其活跃度、其二、宠物疫苗来看,国外和国内的差距不是很大,有些已经开始奔跑。 因为这和疫苗有关及到微生物问题,虽然类型不多,但也涉及到本土化问题,国内疫苗近几年分离的毒株更本土化,国外疫苗毒株进来时,都是已经经历了7-10年的周期,和国内流行毒株的匹配性上,可能会有差距;其次疫苗保存期问题,国外疫苗要到中国,需要长途运输和国内经销商的层层转手,从国外生产检验、过关、分销等至少3-4个月;国内生产完批签发可以立马上市,这从质量稳定性角度看有一定差距;主要还有一个心理差距比较大,价格差距还是被宠物医院把握,因为国产疫苗价格低,只是国外疫苗的一半左右,所以相对利润也较低,宠物医院更愿意销售使用价格和利润更高的进口产品,这也是一个因素。

  Q:很多人用国外疫苗是因为安全性以及品牌性,从国内疫苗厂商角度看可以做哪些工作?

  A:这需要研究进口疫苗的价格形成机制,国外需要通过国内代理,国外企业每年做科普知识、公益性宣传去用疫苗等等,国内企业在售后服务,宣传角度有一定差距,引流工作、客户培育工作等有所差距。

  Q:您怎么看待人药企业进入宠物药研发领域,目前是什么现状?

  Q:宠物医院比较零散,布局宠物药,需要怎样的模式去渗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