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目前最稀有、动物保护水平最高的动物,大家的脑海里不约而同地浮现出“国宝”熊猫的可爱模样。 但在我国,另一种稀有动物的地位可与大熊猫相比。 它名叫伊犁鼠兔,但没有熊猫的富贵生命,现在已经濒临灭绝。
而且奇怪的是,伊犁鼠兔在地球上消失了30多年,几乎找不到它的踪迹,专家学界曾猜测它会绝种,不料时隔数年又奇迹般地出现了。 这只伊犁鼠兔到底有什么稀奇的呢? 为什么消失多年后再现却濒临灭绝呢?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天山精灵”——伊犁鼠兔吧。
伊犁鼠兔简介伊犁鼠兔,顾名思义是在新疆伊犁发现的形似兔的伊犁鼠兔,是我国新疆天山独有的一种矮小萌型山地哺乳动物。 兔子和老鼠都很像,但确实是真的兔子,脸非常高,可爱得像熊猫一样萌。 被称为在高寒山地长大的“小泰迪”。
从外形上看,成年伊犁鼠兔体长一般在15-20厘米之间,体重约200多克,其耳朵和胡须非常显眼,长度一般超过8厘米,是鼠兔属中最长的,且其耳朵短而圆,笔直地立在头顶上
伊犁鼠兔的毛色一般以棕色和灰色为主,毛色光滑鲜艳,额头和脖子两侧散在明显的棕色斑点,身上有浅灰色和褐色之间的斑点,全身毛十分浓密柔软,且一般夏季毛色鲜艳,其尾藏在细毛中
其牙齿结构和四肢与普通兔非常接近。 伊犁鼠兔有很明显的可以前后重叠的大门牙,牙齿细密有缝隙,食物进入胃肠道消化后排出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以重新食用自己的粪便,充分补充营养物质。 而且四肢足底比较长,后肢一般稍长于前肢,是导致它们跳跃活动迅速的原因之一。
伊犁兔和普通兔一样,是食草动物,主要以金莲、虎耳草、天山雪莲、火绒草等名贵高山药材为主食。 然而,这些珍稀高山药材的植被大多生长在海拔较高的断崖峭壁上,极难寻觅、取食,自然会让刺猬挨饿。 因此伊犁鼠兔没有冬眠的习惯,但是为了冬天能吃到食物,它有储藏各种绿叶和植物花茎果实过冬的习性。
从目前伊犁鼠兔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它们只生活在我国新疆天山山脉,且主要生活在平均海拔2600-4100米之间的高寒草原、山地、裸崖和裸岩等地区。 但实际栖息区域比它们分布的面积小得多,约占17%左右。 再加上栖息环境海拔高、植被少、常年冰雪覆盖,生存条件十分艰苦,可谓恶劣。
然而,尽管严寒地区的环境如此恶劣,伊犁鼠兔仍然有许多天敌,常常被高寒山区强大的猛兽盯上。 例如,以狐狸、雪貂、白鼬等肉食为中心的各种猛禽类。 因此,为了更好地生存,伊犁鼠兔习惯群居在比较隐蔽的洞穴和天然的石缝中,具有昼夜不停地外出,在非常强的暗视野中活动的能力。
从繁殖方式来看,伊犁鼠兔也与普通哺乳动物相似。 他们一般繁殖时间在4-10月左右,每年可生育1-3次左右,但每只可生育约2-10只幼仔。 但是伊犁鼠兔的幼子刚出生,没有毛皮覆盖,眼睛也没有睁开,完全不能独立生活,非常脆弱,使得它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成活率很低,伊犁鼠兔的种群数量也越来越少。
消失30年后天山再现自不必说,我了解了伊犁鼠兔的基本情况。 这种天然的、呆若兔子的“天山精灵”很晚才被人类发现和认识,但据有关专家推测,它们是地球上非常古老的残存物种。 而且这个人类新发现的动物伊犁鼠兔的发现也是极其偶然的。
说起伊犁鼠兔这个名字,不得不想到李维东老师。 1983年夏天,当时还不到30岁的李维东老师在新疆伊犁天山山脉附近从事鼠疫防控研究时,偶然在尼勒克县北部海拔3000多米的断崖峭壁周围发现了几只耳朵又圆又短,像兔子又像老鼠的小动物。
当时,李维东老师看到这只可爱的动物时,非常震惊。 因为从没见过像兔子一样的动物,所以他非常好奇,即使在当地听到和翻阅各种资料,也没有人知道这个动物。 而且,关于这个动物的书也没有任何记载。 最终,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大约在1986年,学术界确定这是人类发现的一个新物种,从此“伊犁鼠兔”的名字正式载入全世界动物的历史。
伊犁鼠兔自发现以来,经过李维东团队不断的追踪和了解,这一新发现的动物种群总数约2000余只,也就是说,当人类发现这一新物种时,这一物种的数量已经接近灭绝。 所以当时李维东老师的团队为了保护动物种群和伊犁鼠兔,采取了尽量减少人工干预的措施。 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公开伊犁鼠兔这一新品种的情况,而是选择带领专家和团队在新疆天山山脉附近进行秘密调查、跟踪检查和保护。
但是,李维东老师的团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伊犁鼠兔的研究和追踪,而这个可爱的“天山精灵”就像人类蒸发了一样,再也找不到它的身影了。 李维东团队的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在他们设置的14个伊犁鼠兔观测点中,有9个没有伊犁鼠兔的活动痕迹,其余观测点也只是偶然发现了与它们相似的粪便排泄物。
于是学术界推测这一新发现的物种伊犁鼠兔可能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 令人遗憾的是,2014年左右,在李维东队多年的奋力坚守下,幸运的是,在新疆伊犁天上山脉附近再次出现了伊犁鼠兔了大众的视野下,这是时隔30多年后人类再次见到活的伊犁鼠兔。
然而在人们庆幸之余,李维东团队经过仔细追踪推测到目前伊犁鼠兔的数量已经降到不足1000只了,也就是这个新种群的数量正在逐年递减,如果人类再不及时采取恰当合理的保护措施,伊犁鼠兔很快将彻底消失在这个地球上。
如何保护“天山精灵”为了长远地留住这个呆萌可爱的“天山精灵”,李维东团队和学术界专家一致表示,保护伊犁鼠兔已经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而关于如何科学合理的保护伊犁鼠兔却面临重重挑战,因为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伊犁鼠兔生性胆小且常年生活在高海拔的悬崖峭壁的山区,但凡有一点动静它就会迅速离开,这也就导致人类很难追踪到他的身影,保护措施实施起来非常的困难,更不可能实现所谓的人工饲养和繁殖。
其次面临保护的难题就是伊犁鼠兔虽然生活的新疆天山一带地广人稀,但是当地居民以畜牧业为主,特别是草木旺盛的季节,当地牧民经常会带上牧羊犬把牛羊赶上山去吃草和绿色植被,这不仅使伊犁鼠兔赖以生存的食物减少,同时牧羊犬也是伊犁鼠兔的天敌之一。因而为了果腹和安全,伊犁鼠兔只能前往更远的地方寻觅食物,而这也就大大增加了它们遭遇天敌的风险。
再次就是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导致伊犁鼠兔赖以生存的新疆天山一带的冰川也正在逐渐消融,这对于伊犁鼠兔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于是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伊犁鼠兔的行动中,在李维东团队多年地积极奔走下,伊犁鼠兔被列入了世界濒危物种名录,并于201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每年的7月24日定为伊犁鼠兔物种日。
同时为了科学合理的有效保护伊犁鼠兔的种群数量,李维东团队和专家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措施是为它们建立栖息地。而意识到这个以后,目前我国已经在新疆伊犁建立了1号冰川保护区和精河保护区。
并且专家学者在当地对牧民也做了积极保护伊犁鼠兔的相关宣传和知识讲座。积极号召当地牧民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在放牧的时候保护和帮助专家记录伊犁鼠兔的活动情况。
保护伊犁鼠兔的意义那为什么国家要耗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积极保护伊犁鼠兔呢,它的出现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意义呢?而关于这个问题,李维东团队和专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首先,伊犁鼠兔虽然是新发现的动物种类,但是它和“国宝”大熊猫一样,都是属于我国独一无二存在的动物品种。如果我国没有尽到保护好这个物种的责任,让它在地球上彻底消失,这将是整个人类的遗憾和损失。
其次,地球上每个物种的存在对于整个生态平衡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伊犁鼠兔也是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专家表示,伊犁鼠兔因为常年生活在高寒山区地带,它们可以说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如果它们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也就在给人类预警当地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必须要引起重视。
同时伊犁鼠兔作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一员,如果人类没有保护好它们,让它们在地球上消失,那么这个种群携带的基因也会随之彻底消失,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链也会彻底缺失这个环节。
当然专家也表示,因为伊犁鼠兔常年在高寒山区以珍稀的药材和植被为食,其自身也具有非常大的药用价值。就比如,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鼠兔的粪便名叫草灵芝,对治疗小孩惊厥等病症有奇效。
结语虽然保护伊犁鼠兔已经引起和全世界的重视,但是它们目前还是在濒危的边缘徘徊,数量也还在不断减少,因而保护伊犁鼠兔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这就需要全世界人民一起携手努力,所谓的“保护生态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持久不懈地努力才可以实现。但愿在未来的时光里,“天山精灵”伊犁鼠兔依然呆萌地自由生活在天山山脉中,成为天山上永久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