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一些疾病是猫特有的,如猫传染病、猫传腹、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等,也有人和猫共同患的。 破伤风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外伤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每年都有非常多的致死病例。 破伤风俗称“摇头风”,是由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 破伤风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中,其芽孢侵入伤口发育、增殖后产生外毒素,后者通过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强直性痉挛。
发病时与呼吸运动相关的肌肉痉挛,呼吸功能丧失,易死亡。 临床表现为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神经反射兴奋性增高。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散在性发生。 感染破伤风通常需要紧急治疗,发病概率较低,但铲屎官们仍需谨慎对待。
引起破伤风的病原体1 .破伤风菌是一种大型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多为单一存在,本菌可在动物体内外形成芽孢。 芽孢位于菌体一端,似棒状或球拍状,许多菌株周围有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荚膜,能在无氧状态的伤口繁殖。 破伤风梭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可发生在其他化脓性细菌增殖、深部创口或创口闭合时。
2 .产生的破伤风外毒素有两种:引起痉挛的毒素和引起溶血的毒素。 痉挛毒素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毒素,是引起动物特征性强直症状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仅次于肉毒杆菌的第二大毒性细菌毒素。
3 .局部产生的毒素被周围神经吸收,沿神经纤维侵袭中枢,或伴随血液循环到达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
4 .猫之所以是偶发性本病,是因为猫对破伤风毒素有很强的抵抗力(是马的2400倍),同时猫频繁舔伤口,没有造成破伤风梭菌局部增殖的环境。
5 .本菌繁殖体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一般化学消毒药短时杀灭,煮沸5min即可死亡。 芽孢抵抗力非常强,在黑暗干燥的地方能活10年以上,在土壤表层能活几年。
破伤风的流行病学破伤风广泛存在于人类、畜禽粪便中,也可附着在施肥的土壤、腐臭淤泥上,通过伤口直接污染传播。 破伤风感染常见于脐带切断、阉割、手术、断尾、鼻饲、产后感染等各种创伤。
该伤口应具备小而深、内部发生坏死等特点。 伤口被泥土、粪便、痂皮等封闭,或创内组织严重损伤、出血,内有异物,与需氧菌混合感染造成厌氧环境,破伤风梭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 临床诊断1/3至2/5病例未发现伤口,可能是创伤愈合或子宫、消化道黏膜损伤导致感染。
破伤风的发病机制是破伤风菌芽孢侵入机体组织后,在有深创、水肿及坏死组织存在的条件下或其他化脓菌或需氧菌共同侵入时,菌体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 破伤风毒素通过周围神经纤维之间的空隙上升到脊髓腹角神经细胞,或通过淋巴、血液通路到达运动神经中枢。
研究表明,毒素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亲和性,与神经组织中的神经调节素结合,封闭脊髓抑制性突触,阻断抑制性突触末端释放的抑制性冲动传递介质(甘氨酸)。 这样上下神经元之间正常的抑制性冲动无法传导,从而导致神经兴奋性异常升高和骨骼肌痉挛强直症状。
猫破伤风的症状因肌肉僵硬程度而异,严重者四肢及背部肌肉僵硬,角弓反张,咬肌僵硬无法开口,胸部及腹壁肌肉僵硬,出现呼吸困难和排尿困难,舌及周围肌肉僵硬,出现吞咽困难。 另外,猫因为脸颊肌肉僵硬,所以牙齿紧闭。 急性病例可在2-3d内死亡。 症状较轻的人只是暂时牙关紧闭,可以行走,但上述症状因程度而异。
破伤风相关诊断1 .可根据特征症状进行诊断,但猫本病极少发生,症状较轻者可能被漏诊。 因此,若病情较轻,但出现肌肉强直的诸多症状,应怀疑本病。
2 .感染部位渗出液涂片镜检见革兰阳性梭菌大条斑核苷。
如何治疗猫破伤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确保呼吸道、血管和尿道通畅。
6 .呼吸道确保痉挛严重、呼吸困难时,可行气管导管插管术人工呼吸
7 .预留尿路,密切观察日常排尿量,猫自行排尿有困难时压迫膀胱或以其他方式帮助排尿
结语猫破伤风是比较罕见的疾病,发生在爱猫身上的概率不会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位铲屎官们可以掉以轻心。破伤风对人来说都非常可怕,更何况一只猫,积极预防才能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1]臧明实.破伤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综合疗法[J].现代畜牧科技,2019(10):117-118.[2]马破伤风的鉴别诊断与治疗[J]. 朱义忠,褚洪忠,佘明江,王培明,陈春华,刘建明,杨光维,团勇. 新疆畜牧业. 2018(07)[3]中西结合对家畜破伤风的辨证施治[J]. 祁正虎,马正文. 中兽医学杂志. 2017(02)[4]猫破伤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J]. 高蓉,王继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