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百科 正文

什么是犬猫的足部皮炎?复杂吗?一文告诉你答案

扫码手机浏览

  脚上的皮炎常见于狗,但不常见于猫。 狗脚趾之间的皮肤对于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猫来说,脚垫、甲床和指甲最容易受到影响。 犬猫足部皮肤炎症多伴有瘙痒和酸痛,犬猫足部皮炎病因繁多,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本文主要是为了了解犬猫足部皮炎的误诊、诊断相关的犬猫病史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方面,以及确诊的调查程序。

  犬生活史的调查足部皮炎一般病史:品种、性别、年龄

  品种:目前犬猫足部皮炎未见明显品种趋势,但部分品种(如无毛猫、拳王、斗牛犬、德牧、金毛、沙皮犬及拉布拉多等)似乎易受足部皮炎困扰。 性别:犬猫足部皮炎无明显性别倾向。 年龄:部分遗传性皮肤病和感染(皮肤真菌病)尤其易发生于幼犬和幼猫,如异位性皮炎、食物过敏炎、蠕形螨等。 中老年猫狗易出现自身免疫性、免疫介导、代谢性、肿瘤性皮肤病。

  犬猫接种疫苗、体内驱虫、体外驱虫和补充饮食

  接种疫苗:足垫角化过度相关多见(犬瘟热)。 体内清除:疑似钩虫感染的诊断很重要。 体外清除:疑似尘螨的诊断很重要。 饮食:如缺锌引起的皮肤问题。 家里和家里的其他动物会出现皮肤病变。 这项调查可能会向医生提供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证据(寄生虫、皮肤真菌等)。

  一般病史调查:检查全身疾病证据多为犬猫足皮肤病不伴全身症状。 但犬猫足部皮炎可能提示犬猫存在基础性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皮质增生)、代谢情况(猫代谢性表皮坏死和浅表坏死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利什曼病。 严重自身免疫性和免疫介导时,猫狗表现为明显的身体不适和精神抑郁。 在某些情况下,猫狗会继发严重的深层脓皮病、蠕形螨、疥癣等问题。 犬猫也存在深部真菌病、诺卡氏菌、分枝杆菌感染时会出现明显的呼吸症状。 犬猫食物过敏皮炎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结肠炎等)。

  皮肤病史

  皮肤损伤出现的时间等:回想一下犬猫是不是突然遇到了烧伤、烫伤、刺激物。 病变进展:皮损区域逐渐增大可能提示犬猫有皮肤真菌病。 犬猫皮肤瘙痒:提示感染犬猫过敏、体外寄生虫(蠕形螨、疥疮等)、体内寄生虫)、钩虫)、马拉色菌皮炎。 轻微瘙痒发生在皮肤真菌病和蠕形螨病。 代谢性和肿瘤性疾病通常不存在瘙痒,但患有浅表坏死性皮炎( SND )或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的犬可能出现强烈瘙痒。 脱发症状:通常是猫狗瘙痒自搔和咬造成的结果。 如果猫狗没有瘙痒但出现脱发,说明猫狗可能存在皮肤真菌病和蠕形螨病。 季节性出现或加重: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犬猫对异位皮炎、体外寄生虫、植物花粉等的过敏中。

  疾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和刺激性皮炎疗效明显,对深层脓皮病和皮肤真菌感染的治疗反应差,如果药物剂量不足,对自身免疫性和免疫介导性或无菌肉芽肿的治疗反应也非常差。 抗生素:细菌感染疗效极高。 皮肤真菌病对肿瘤性、自身免疫性和免疫介导性疗效极差(几乎不起作用)。 抗真菌药物:只对犬猫马拉色菌性皮炎和皮肤真菌病有良好的治疗反应,但对其他疾病无作用。 免疫抑制剂:长期服用可能引起犬猫细菌和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病和交替感染。 目前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出现全身药物的药物反应和局部药物过敏、刺激性接触反应。

  生活方式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

  犬猫经常去植被丰富的地区活动,感染体外寄生虫的风险很高。 在潮湿、不卫生的室外环境中运动,经常舔地面的,容易感染钩虫等。 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清新剂、消毒剂等(提示接触环境中的过敏原,刺激皮肤的物质)。 锄、高温等地面(暗示:伤口造成的脚损伤)。

  一般体格检查应进行犬猫足部、全身皮肤、所有浅表淋巴结体格检查和全面全身检查。 如果患犬(猫)出现精神抑郁、全身不适和发热的临床检查流程是一般的病史调查(检查有无系统性疾病)。

  浅表性皮炎( SND )可能出现粘膜黄染。 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可能出现粘膜苍白。 口腔病变表现在自身免疫性和免疫介导性情况和浆细胞足皮炎情况。 呼吸异常可在诺卡氏病、分枝杆菌、深部真菌感染中发现。 外周淋巴结病广泛见于利什曼病、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疥螨病和蠕形螨病也很常见。 深部脓皮病、深部真菌病和肿瘤化可增加引流淋巴结。

  诊察结果

  必须确认脚的哪个部位(趾间皮肤、脚垫、指甲)受到影响,所有指甲是否都受到影响,以及病变是否与皮肤的其他部位有关。 病变性质——红斑、脱发、结痂、糜烂、溃疡、结节等。

  脚的检查

  四足病变:感染(蠕形螨病、恙虫病、马拉色菌皮炎和念珠菌病)、过敏(特应性、CAFR、接触性过敏)、自身免疫性/免疫介质性和代谢条件可能与所有足有关。

  1~2足出现病变的:皮肤真菌病、疥癣、特发性/无菌性化脓性肉芽肿、异物、外伤、肿瘤、肢端舔性肉芽肿、烧伤、烫伤等均可能只影响1~2足。 甲状鳞状细胞癌和猫转移性肺癌可累及多足或多趾。

  足部皮炎的病变位置和病变性质犬趾间位置受影响较大,但猫的足跟、指甲和甲周区域受影响最大,结节病变在猫中较犬常见。

  趾间区

  趾间唾液染色:一般表现为患病动物瘙痒,偶有疼痛,提示伴有自损(抓破、咬舔)脱毛。 趾间脱发:炎症多伴有瘙痒,中度炎症提示蠕形螨病或皮肤真菌病,非炎症性趾间和趾间脱发常见见于猫代谢性表皮坏死。趾间红斑:通常伴随着脱毛,主要出现在恙虫病患病动物的爪子,背侧和腹侧方面的蠕形螨病,异位性皮炎,食物过敏性皮炎,接触过敏/刺激物反应(接触性皮炎)和钩虫感染。趾间油垢/结痂性红斑:马拉色菌性皮炎。趾间苔藓化和色素沉着:常见于异位性皮炎和食物过敏性皮炎。趾间结痂、糜烂和溃疡:常与自身免疫性/免疫介导性的条件有关,如落叶天疱疮。也可在深部脓皮病、皮肤真菌病中可见。偶尔发生于浅表坏死性皮炎(SND)和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这种情况是由剧烈瘙痒引起的自损所致。趾间的斑块:见于猫嗜酸性斑块,也可见于皮肤真菌病和肢端舔舐性肉芽肿。趾间的结节:能够溃烂(瘤变、无菌性化脓性肉芽肿、结节性皮肤纤维化)或有排血窦(异物、蠕形螨病伴继发性细菌性疖病、菌丝瘤、深部真菌病和细菌性化脓性肉芽肿)。足部肿胀:常提示有蠕形螨病和浆细胞足皮炎。

  ★脚垫

  色素减退:提示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角化过度:家族性和特发性脚垫角化过度、鱼鳞病、犬瘟热和利什曼病以及猫的代谢性表皮坏死。溃疡:浆细胞足皮炎伴肿胀,血管炎伴坏死,周围钙质沉着症伴有掌骨/跗骨垫溃疡。★趾甲

  甲癣:可能发生在自体免疫性/免疫介导性的条件下。皮肤真菌病和细菌感染。在猫中,这些可能与FeLV、FIV和糖尿病有关。甲弯曲,甲增厚,嵌甲:利什曼病的一个特征。

  ★只涉及脚

  在于犬:一些遗传性皮肤病(鱼鳞病、家族性脚垫角化过度症)。肿瘤,特发性/无菌性足病只涉及爪子。(蠕形螨病、恙螨病、钩虫病、深层脓皮病)导致的疖病,马拉色菌病,CAD,过敏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可能偶尔只涉及爪子。在于猫:病变可能局限于爪子的――肿瘤、浆细胞足皮炎和过敏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脚和其他皮肤部位的受累

  粘膜交界处的糜烂/溃疡和结痂病变提示自体免疫性,包括药物反应,也可能发生在ZRD、SND、利什曼病和蠕形螨病。红斑通常没有结痂:CAD和食物过敏性皮炎(面部、腋窝、腹部),常伴有外耳炎,也可在接触刺激物/过敏反应(稀疏的毛发接触区)和钩虫中见到。其它部位见到结节性病变:结节性皮肤纤维化、非典型性细菌和深部真菌感染及瘤变。

  诊断检查在足部皮炎的诊断中,如果不使用辅助检查,很少能做出明确的诊断。

  胶带粘贴镜检:疑似感染细菌、马拉色菌、念珠菌等。皮肤擦伤:疑似恙螨病、皮肤真菌病和蠕形螨病(深刮)。压片细胞学:在检测细菌、马拉色菌和念珠菌感染时很重要,在对排出窦、溃疡/侵蚀斑、结节和糜烂物的细胞学检查中也很重要。细针抽吸(FNA):用于从完整的脓疱、囊泡或大疱、结节状病变、所有可能为瘤变的病变和肿大的淋巴结(特别是怀疑为瘤变)收集细胞学材料。培养和敏感性的拭子:应收集所有复发的浅表脓皮病,最好是从完整的脓疱中收集。在深部脓皮病中,非典型细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拭子可从排出的鼻窦获取。

  皮肤活检组织病理学在所有提示瘤变的病例中都是必要的,结合特殊的染色来鉴别非典型细菌和真菌的感染,在慢性疖病、有或无窦道排出的肉芽肿以及对抗菌治疗无效的病例中都是必要的。它在怀疑自体免疫性/免疫介导性疾病中也有价值,它也可以用于诊断蠕形螨、钩虫和链球菌感染。

  损伤组织的PCR可用于非典型细菌、深部真菌病和利什曼病的鉴别。

  怀疑潜在的疾病的进行深入检查常规血液学和生物化学:有全身症状的病例,特别是如果提示代谢性表皮坏死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内分泌功能的具体检查:视情况而定。血清学:怀疑利什曼病以及冷凝集素病的冷反应抗体。超声:可用于代谢性表皮坏死,副肿瘤性天疱疮和HAC的诊断。疑似食物过敏性皮炎的患病动物,进行食物排查实验。怀疑过敏/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进行运动范围的限制。怀疑全身或局部药物反应:停药和替代药物。

  延伸――犬猫的足部皮炎有许多潜在的原因。然而,在大多数病例中,仔细和详细地注意病史和体格检查,以确定是否涉及其他系统和皮肤的其他区域,将大大减少可能的鉴别诊断的疾病数量,它还将指示进行适当的诊断试验,最后得出正确的诊断,以产生更有效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我是黑妹,每日为您分享宠物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