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南极大陆上,有一个神秘的岛。 那里有很多破釜沉舟出来的企鹅宝宝,精神饱满。 快去领养吧。 " "
我想很多“80后”对这句话还有点印象,但应该几乎没见过“90后”、“95后”。 这是2005年6月腾讯上线的育成游戏,QQ宠物,在官网上注册的话。
上月底,QQ宠物在官方论坛发布《QQ宠物》和《乐斗》退市公告》,腾讯宣布将于2018年9月15日正式停止《QQ宠物》和《乐斗》的运营
这个公告一下子把很多人拉回到了中国互联网崛起的前夕:
那一年,中国网民数过亿,百度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刚刚成立的淘宝网超越eBay易趣和日本雅虎成为亚洲最大的网购平台。 **收购Foxmail获得张小龙、京东全面电商,**离开雅虎中国成立360,谷歌进入中国……豆瓣,赶集网,还有土豆网、58、校内网等
可以说是2005年构筑了中国互联网的原型。
发布一年后,QQ宠物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百万。 2007年,QQ宠物又推出“粉钻”会员服务,成功打造腾讯七钻会员体系。
但是随着2008年、2009年中国进入3G时代,5年后4G牌照的发布,中国开始迅速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另一方面,QQ宠物这款腾讯在PC时代受到了大量追捧,或者推出了用户粘性游戏,但手机版还没有上市,取而代之的是舍弃了单机版,只保留了PC的网络版。
也许,腾讯从一开始就不想让它长寿; 腾讯可能认为,随着玩Office剪辑和瑞星狮的用户越来越大,他们没有时间经营虚拟宠物了。
有时间养宠物的年轻用户,已经对QQ这种“老气横秋”的宠物形象不屑一顾。
但是,像前几天大热的《恋与制作人》、《旅行青蛙》那样,现在的年轻用户——自不必说,即便是能够捕获80后和70后用户——的培养类游戏,也比不上现代人喜好的善变
我还记得,农历新年前,大家聚会的时候真是“人手里有蛙”,“佛系养娃”也是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
但新年一过,大家似乎早就忘记了一口一口的“青蛙儿子”。
直到今年4月,阿里巴巴才宣布与游戏开发商Hit-Point合作,并于5月在中国大陆地区发售了中国版《旅行青蛙:中国之旅》。
但阿里并没有直接推出汉化版客户端,而是将游戏入口嵌入了淘宝手机客户端。 此外,登录到新设备的用户必须通过搜索进行访问。 登录旧设备的用户可能可以直接在个人页面上看到banner门户网站。
面对这样一个隐蔽的入口,这只青蛙的中国之旅,其接受程度也是可见一斑的。
从QQ宠物到旅行青蛙,决定培育类游戏生存时间的关键因素是根据目标用户的喜好及时选择合适的IP。 面对目前持批评态度的用户,有时候再好的IP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但是,对于开发商背后的热钱来说,光是这样可能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