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民从出生就有军犬的血统。 2007年跟随西藏昌都军区杨尚连长来到单位,建民也正式入伍。 刚被抱回来的建民有猫那么大,是一只乳臭未干的小狗,胖墩墩的,胖乎乎的,像个圆圆的皮球。 乌黑的毛皮,四只指甲肥得看不见,尾尖也有点黄,胸前有棕熊一样的月牙斑,这真惹人喜欢。
建民原名叫小黑
一开始叫小黑,不到一个星期,连长因为名字太俗,连队官兵都各抒己见,讨论起什么名字。 最终“建民”一词中标,小黑改名为建民。
连长非常疼爱建民,几乎形影不离。 人与动物的感情,那真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更何况,军犬的本性只是和一个主人在一起。 建民一岁的时候,一开始是狼狗的样子,有桌子那么高,很结实,只听连长一个人说话,只穿军服的人,第一次见面难免会被那股杀气镇住。
因为只认识军服,刚满一岁的时候,建民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 那是对摩托车和骑自行车的人特别感兴趣。 团门前是其中一条进藏线——丙察线。 经常骑摩托车和自行车的人经过连队。 建民经常埋伏在门口的草丛里,突然向前冲去,摆出一副人拿着车要吃走的样子,屡屡吓得骑车人弃车而逃。
只听到哨兵大声呵斥,它又夹着尾巴、摇着屁股回来,蹭在哨兵的裤腿上,仿佛在认错求饶。
建民是军犬血统,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 在官兵们心中,那是一条未编成的“军犬”。 它的任务是巡逻放哨,到了晚上就躺在门口哨兵的腿上,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建民站起来看。
三年“军龄”的“老兵”
建民三年“军龄”,连长离队,连长让老兵带着建民去见新主人。 我们知道军犬极其感情用事,也极其遵守纪律。 如果不脱离主人和新主人培养感情,就不吃不喝,绝食而死。 正如连长所料,建民还是绝食了,但连长没有办法,只能欢迎建民。 连长总是去,建民必须找到新的主人。 连长走后,建民每天都躺在连长面前等他,连队官兵看了都很心疼。 炊事班班长喜欢狗。 他也许能读懂建民的想法,每天继续给建民准备肉汤和骨头。
慢慢地,建民接受了炊事班长。 那把房子搬到炊事班的柴房里去了。 这可能是肉汤和骨头成功收购了建民!
“军历”越长,军队建设者对军营的一切就越熟悉,制度化就开始体现在自己身上。 每天号声一响,建民就会像狼一样发出几声号声,像喊号码一样准时。 看到穿迷彩服的人,建民站起来端坐,仿佛是直立欢迎。 官兵走近,建民伸出“手”主动问候,手舔手握手,身体蹭官兵脚,极为友好。
建民既可以先导,也可以低姿态匍匐前进,还可以识别军人和驻地的人们。 当然,建民毕竟是狗,识别的方法也很简单。 一看颜色,就有气味。 如果穿军服的话,那熟悉的味道,一概不叫。
从建民入伍的第二年,官兵们就开始带着它走上巡逻的道路。 团巡逻往返近一周,建民随巡逻民警翻雪山、穿密林、涉冰川、涉沼泽。 一路上建民都走在最前面。 巡逻的路多了,就像建民也认识路一样,它会指引道路。
去巡逻时,官兵们几乎都受了小伤,但最多的是毒蜂和蟾蜍的叮咬。 走出原始森林,登高海拔时,低矮的灌木是毒蜂最多的地方。 有一次,在丛林里乱窜的建民遇到了马蜂窝,大批马蜂包围了巡逻队。 建民没有抵抗力,官兵只能用雨衣盖在建民身上,逃过一劫。
建民被刺伤后就这样没有了“狗的身影”。 官兵们虽然痛心疾首,但也无能为力,只能用消毒水随意擦拭。 除了被毒蜂蛰,建民的毛里还藏着“吸血鬼”。 过沼泽时,癞蛤蟆钻进了它的毛里。 到达营地吃过晚饭后,官兵们用镊子一只只地找到了蟾蜍。 到了晚上,建民躺在火堆旁哼唱,官兵们也能感受到它的痛苦。
建民果然走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建民的身体不如以前大了。 巡逻时,建民经常走“熄火”,趴在地上不走了。 官兵们只能轮流把它背到营点。 不是建民不想去,而是那真的老了,身体不允许了。
从团里的鸡群到猪圈,从驻屯的村子到菜地,建民就像卫兵一样,夜里放哨,白天巡逻,一个人。 尽管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多年的军营生活,却养成了其非凡的警惕性和高度的适应能力。
军队入伍第八年的时候,“**事件”也被揭发了。
藏族群众失去了藏猪。 藏族群众找到连队,怀疑是建民干的。 因为只有建民的体板才能杀藏猪。 为了查明真相,当时连队增加了游泳哨。 有一天,游哨突然发现树林里又传来了狗咬的声音,游哨马上去看了。 原本不速之客嘴里叼着一头小藏猪准备偷偷溜走,建民在后面追着咬。 游动哨用摄像机记录下当时的情况,解开“**事件”之谜,给驻地的人们以说明。
2018年的一天,一声急促的哨音响起,连队占领阵地开始演习。 老年建民像往常一样跟着官兵在炮楼战壕之间穿梭。 12岁的建民本事不比以前大,加上身上的旧伤,以前轻易跳跃的战壕如今成了建民无法逾越的深渊。 演习过程中,建民误入战壕,永远远离朝夕相处的战友。
连队的退役军人如是说。 “建民除了不会说话以外,和别人没有差别。 ”不是嘴上说的,而是有细致的感情; 某种忠诚生死与共,不是一时半会儿; 有一种执着,就是一辈子的东西。 这可能是对建民12年军旅的最好解释。
建民虽已离去,但那与我们并肩战斗的岁月,那赐予将士们的力量,建立的友谊将长存。 建民从军12年,送出了无数张熟悉的面孔,迎来了无数张陌生的面孔。 在自己军营的岁月里“结识”了建民的官兵,都将永远保持这份友谊……
(**生活**新闻发布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