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宠物资讯 正文

网售“异宠”,须防生物入侵风险

扫码手机浏览

  很多“奇怪的鱼”在电商平台上出售

  近一两个月来,在云南、河南、湖南、广西、山东多地发现鳄梨身影。 据资料显示,鳄梨是原产于北美的凶猛肉食鱼,嘴尖如鳄鱼,利齿密集,食性杂。 一旦放生的鳄梨在当地繁殖形成种群,就会严重危害当地的土著鱼和生态系统。

  一位饲养上海鳄梨的市民说:“买鳄梨是放在水槽里观赏。 买的时候大约二十厘米长,现在六十多厘米了。 在水槽里,转动身体很辛苦,不能和其他鱼一起养。 身体小的鱼会被咬死。 我现在想把那个转卖。 ”

  宠物

  “异宠”经济潜在生态风险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全国共发现外来入侵物种660多种。 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潜在威胁,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介绍,因品种培育等特殊需要从国外引进水产苗种等外来物种,应当按照审批权限向省级以上人民**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和海关进行进口审批和检疫审批首次引进的,引进单位应当对引进物种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风险分析,并向审批部门提交风险评估报告。 被评价为有入侵风险的情况下,不允许入境。

  多位专家表示,目前,一些原产于海外的“异宠”观赏鱼随着网络交易进入千家万户。 由于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很难识别这些观赏鱼是否合法引进。

  周晋峰表示,外来物种入侵后的管理成本往往很高。 例如,鳄梨下水后,没有天敌,如果水系畅通,很难人工完全捕获; 福寿贝等大量入侵农田后,对水稻生长造成了巨大破坏,但人工杀灭成本高,农药杀灭可能影响水体环境。

  切断“非法入侵”的通道

  专家表示,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活体动物买卖的重要渠道,平台和物流企业在阻断外来物种入侵方面责任重大。

  任大鹏建议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多元管理。 一方面要建立多部门协同的信息交流机制,对于已经入侵的外来物种,在管理和修复环节也需要引进机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广泛参与。

相关推荐